《春来花开》上部:北方来信(一十四—一十五)-第4/6页

加入书签
丧礼那天,按照村里习俗,我买了一刀火纸去祭奠李挺玉;山村本不大,人又少,全村一半的人戴孝。李挺玉大门外竖起一根十丈高的悬幡,请来僧道法会一家哀乐唢呐乐队,和尚唱亡灵经,道士念《太上救苦经》,乐队奏着流行歌曲,那首《今儿个真高兴》差点让我笑出声。那排场,真是法坛庄严如佛国,信符悬幡迎十方;灵棚跪满孝子贤孙,知宾管事高喝起伏;吊孝的干嚎,哭丧的抹泪;相识朋友拉手在墙根嘀嘀咕咕,久违亲戚牵袖流水席上求安问好,忙头放歌,秀才襄礼。

下午五点时分,起灵出殡,堂祭路祭,孝子摔盆,来宾观礼,然后坟上安葬,等亲朋来宾散去,孝子吃过晚饭,知宾管事的给孝子盘账,一五一十说道各种花销,来去清楚;一张一票点拨随礼帛金,丝毫不差。交接完毕,忙头离开。李挺金接过葬金说:“你们兄妹都在场,老大,你看着怎么把葬礼分了,早算完早明白。”李宏光说:“我的意见,先留下给我爹我娘立碑刻字的钱,三叔,你算算需要多少钱。”李挺金说:“留三万吧。还剩十万,你们再商量怎么分。”李宏光说:“三叔,你看着账本,谁家的亲戚朋友来的礼金归谁。”李挺金说也好,就唱着名册,李宏知拿笔另计账,完后,李宏光来宾账目最多,他说:“我的意思是小燕帮我们兄弟三人抚养父亲的时间最长,这钱每人拿出一半,给小燕买养老保险,你们看怎么样?”老二老三跟着点头,李宏燕说:“我不要,你们给我钱了。”李宏远说:“有人说了,给钱也没人替养老人,你那是该拿的,别推让了,都给你了,买养老保险。”三个兄弟都说是是是,李宏知老婆要说话,被李宏知一把推开,说我们兄弟姐妹的事,你们别掺和。老大媳妇说,不让我们掺和让我们坐这里干什么,走!说完三妯娌出门去了。

李挺金说:“你们三个当哥哥的这回做了件人事,值得表扬。没意见,就这样定下,钱交给燕子。”李宏燕推让不要,三个哥哥最后说:“这钱留在三叔这里,等回城去劳保局办理养老手续时,三叔再拿这钱去。”

这个结局给我不小的惊愕,后来我和你爸爸谈起的时候,你爸爸对我说:“三个当哥哥当嫂子的都有固定工作,本来不缺那几个钱;也许是人本性并不恶,哥哥们看着妹妹日子拮据,照顾照顾她。其实,他们母亲去世时,老大已经工作,老二老大三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专,只有小燕还不懂事,女人看着自己不行了,把三个儿子叫齐,嘱咐他们一定照看好妹妹,等妹妹大了找个好婆家,别受婆婆家欺负。小燕十八岁下学,十九岁嫁到北边李家村,丈夫家兄弟姊妹五个,小燕丈夫最小,兄弟姐妹们帮衬着没有困难,可小燕伯伯姑姑们不但不帮反而欺负小燕一家,兄弟们的房院前后挨着,哥哥把院墙垒进小燕家,庄稼被他们偷着抢着收割,小燕丈夫也争气,把房子买了,把地转包出去,去县城赁房子住,做个小买卖,再后来他大舅子李宏光帮忙找了份煤矿的活,才有了起色,买了楼房。大概看着大哥这个情分,小燕帮大哥抚养老人,大哥这样做了,又不好意思拒绝二哥三哥。”

我说:“看三个当哥哥的对父亲生前的哪些做法,很像不孝之子啊。”你爸爸爸说:“人老和人小时都需要看着,人小时父母看着孩子就像抱着一团希望,再苦再累心里乐;人老就不同了,孩子大了,有家有业,老人反而成了累赘;何况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不在了,想着老人生前的话,也许产生了怜悯心。”

我说:“你这话有意思。子女多了,相互有依赖,对老人的抚养可能不那么十分均沾,假如只有一个孩子,老人的依靠非他莫属,想甩甩不了啊。”

你爸爸笑笑说:“这话说的实在,我们村就有个独生子,两个老人活到八十多,前后不到一年,相继去世,那孩子说起来才叫孝顺。”

那天,我和你爸爸坐在壁炉前,向炉膛投过木柴,木柴噼里啪啦的一阵爆裂,火焰呼的一声蹿起火苗;你爸爸跟我讲那位独生子的故事。

天晚了,明天再给你写独生子的故事。顺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