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这《济南的冬天》,似乎让我从书里字里行间,感到了北方冬天的味儿。但,这还远远不够,真真让我感味到的,还是去到济南南边的泰安之后。在去到山东泰安前,我是不怎么看或关注天气预报的,去到泰安之后和从泰安回到贵州之后,我时常关注天气预报,而且在关注贵州的同时,也在关注山东。以前,对零度以下的天气感觉是少有,甚至是没有的。现在,则在冬天有了思空见惯了的印象和认知。如果只是在电视机前感知的话,那零度以下和零度以上便似是没有了区别一般。只有当一个南方人去到了北方并亲身经历了,才能感知零度以下的那种常态下的北方山东的那个冷儿。
如果没有起风的话,北方山东冬天的冷,确是没有南方贵州的冬天显得冷。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北方山东,特别是泰安那地儿,除了泰山和其它几座少数的山凸出了平面外,其它的便几乎都是平的了。平得让人一眼望出去望不到边。在那一眼望出去望不到边的地儿,少了山遮蔽,人处于其中的任何一地儿,太阳照在身上的时间都会显得特别地长,长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山阴山阳的区别。所以,即便人处在冬天的旷野,在太阳光照的底下,那感觉仍还是暖洋洋的。
而贵州,则因为“地无三尺平”,造成了山阴山阳的区别处处可见,人处在其中的任何一地儿,日照的时间都不会长。又因为“天无三日晴”,造成贵州因为下雨的天儿多,进而造成了那儿的空气里的湿气显得特别的重,重得好像你随意了往空中一捏便能捏出水来一样。就因为这“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缘故,以致贵州的冬天的冷气儿,好像在一门心思地直往人身上的骨头缝儿里钻一样,有一种飕飕的湿冷的感觉。
贵州冬天的大都数的天儿,都是湿冷的。而山东冬天的大都数的天儿,则属于干冷。因为“干冷”和“湿冷”的缘故,所以我觉得山东的冬天在一般的大多数的情况下没有贵州的冬天冷。也因为“干”和“湿”的缘故,贵州、湖南、四川、江西、重庆、云南等等南方的山区省份,吃辣椒比北方的大都数地方显得厉害。不厉害不行呀!因为身处湿气重的地儿,不吃辣椒,少吃辣椒,是很容易患上风湿病的。而一旦患上了风湿病,并一旦遇上天气转阴下雨,就会开始发病而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等等。
但,抛开“干冷”和“湿冷”的说法,总的来说,北方山东冬天的冷比南方贵州的冬天冷。特别是起风了的时候,那真如唐代诗人岑参笔下《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风头如刀面如割”描写的场景儿一样,只得赶紧裹紧衣服,或赶紧地钻进屋子里或有空调的商场里才可以抵挡起风时的天儿的冷。
不信?你看,南方下一场雪,没两天甚至要不了半天,雪在地上便融化没了,而且融化成水流走了;而在山东泰安下一场雪,雪在地上十天半月也融化不了,太阳出来照在雪的上面,经过一整天,你觉得它该化了吧,化成的水也该流走了吧,可是不曾想它经风一吹,或太阳一落下去、晚上温度稍微降下去一点,那地上刚刚融化了的一层雪,便又立即罩上了一层外衣,一层结了冰的外衣,似是恢复了原状一般,让太阳白白地在天上辛苦地挂了一整天,似是几乎没有起到融雪消冰的一丁点作用。
不信?你去那屋外的空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然后你定然会发现:即便“地上、屋上、树枝丫上,特别是地上的积雪,化了一点点儿,化成了水”,也会被冷风吹过,并旋即结成了冰,定在那儿一动不动了。如果你从雪地上,甚至是从露出了黑色的脸的雪印子走过,将地上的冰渣儿,有意地使了劲将它踩碎成了水,可当你脚一提起来离开地儿的那一瞬间,那些沾在鞋底子上的水,便会立马、即刻在你的鞋底子上结成冰粘附着,以致你发现自己好像是在掂着脚跟在雪地上走,又或好像是穿了高跟鞋在雪地上走,而且那高跟鞋的“跟”在变得越来越高,以致你在最后或中途不得不停下来,提起一只脚,找根棍儿或其它的什么工具,往鞋底子上敲,直到把那粘在鞋底子上的那积攒得厚厚的冰渣儿给敲掉之后,再提起另一只脚,然后再敲掉另一只鞋底子上的那同样积攒得厚厚的冰渣儿,然后才可以再往前行,去往下一个地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如果没有起风的话,北方山东冬天的冷,确是没有南方贵州的冬天显得冷。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北方山东,特别是泰安那地儿,除了泰山和其它几座少数的山凸出了平面外,其它的便几乎都是平的了。平得让人一眼望出去望不到边。在那一眼望出去望不到边的地儿,少了山遮蔽,人处于其中的任何一地儿,太阳照在身上的时间都会显得特别地长,长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山阴山阳的区别。所以,即便人处在冬天的旷野,在太阳光照的底下,那感觉仍还是暖洋洋的。
而贵州,则因为“地无三尺平”,造成了山阴山阳的区别处处可见,人处在其中的任何一地儿,日照的时间都不会长。又因为“天无三日晴”,造成贵州因为下雨的天儿多,进而造成了那儿的空气里的湿气显得特别的重,重得好像你随意了往空中一捏便能捏出水来一样。就因为这“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缘故,以致贵州的冬天的冷气儿,好像在一门心思地直往人身上的骨头缝儿里钻一样,有一种飕飕的湿冷的感觉。
贵州冬天的大都数的天儿,都是湿冷的。而山东冬天的大都数的天儿,则属于干冷。因为“干冷”和“湿冷”的缘故,所以我觉得山东的冬天在一般的大多数的情况下没有贵州的冬天冷。也因为“干”和“湿”的缘故,贵州、湖南、四川、江西、重庆、云南等等南方的山区省份,吃辣椒比北方的大都数地方显得厉害。不厉害不行呀!因为身处湿气重的地儿,不吃辣椒,少吃辣椒,是很容易患上风湿病的。而一旦患上了风湿病,并一旦遇上天气转阴下雨,就会开始发病而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等等。
但,抛开“干冷”和“湿冷”的说法,总的来说,北方山东冬天的冷比南方贵州的冬天冷。特别是起风了的时候,那真如唐代诗人岑参笔下《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风头如刀面如割”描写的场景儿一样,只得赶紧裹紧衣服,或赶紧地钻进屋子里或有空调的商场里才可以抵挡起风时的天儿的冷。
不信?你看,南方下一场雪,没两天甚至要不了半天,雪在地上便融化没了,而且融化成水流走了;而在山东泰安下一场雪,雪在地上十天半月也融化不了,太阳出来照在雪的上面,经过一整天,你觉得它该化了吧,化成的水也该流走了吧,可是不曾想它经风一吹,或太阳一落下去、晚上温度稍微降下去一点,那地上刚刚融化了的一层雪,便又立即罩上了一层外衣,一层结了冰的外衣,似是恢复了原状一般,让太阳白白地在天上辛苦地挂了一整天,似是几乎没有起到融雪消冰的一丁点作用。
不信?你去那屋外的空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然后你定然会发现:即便“地上、屋上、树枝丫上,特别是地上的积雪,化了一点点儿,化成了水”,也会被冷风吹过,并旋即结成了冰,定在那儿一动不动了。如果你从雪地上,甚至是从露出了黑色的脸的雪印子走过,将地上的冰渣儿,有意地使了劲将它踩碎成了水,可当你脚一提起来离开地儿的那一瞬间,那些沾在鞋底子上的水,便会立马、即刻在你的鞋底子上结成冰粘附着,以致你发现自己好像是在掂着脚跟在雪地上走,又或好像是穿了高跟鞋在雪地上走,而且那高跟鞋的“跟”在变得越来越高,以致你在最后或中途不得不停下来,提起一只脚,找根棍儿或其它的什么工具,往鞋底子上敲,直到把那粘在鞋底子上的那积攒得厚厚的冰渣儿给敲掉之后,再提起另一只脚,然后再敲掉另一只鞋底子上的那同样积攒得厚厚的冰渣儿,然后才可以再往前行,去往下一个地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