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的寒假和一九九六年的暑假,我都没有回到南方的家,而是留在了学校。
一年里最冷的天儿,大概就是在学生放寒假的时候;一年里最热的天儿,大概也是在学生放暑假的时候。所以,去到山东读书后的第一个寒假和暑假,我自己都留在学校度过的经历,让我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北方山东的冷和热。
去山东之前,于北方山东的冷的印象,离我最近的应该是老舍笔下的我们那些70后在初中课文里读过的想像到的《济南的冬天》。
虽说离我最近的应该是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但那毕竟是书里边的,而且《济南的冬天》是美文。美文里的冬天即便有冷也是美的。况《济南的冬天》,不仅仅是一篇美文,而且还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用温情的意象,描绘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之景,营造出了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比如他说: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个地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了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RB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是的,
老舍笔下的这《济南的冬天》,似乎让我从书里字里行间,感到了北方冬天的味儿。但,这还远远不够,真真让我感味到的,还是去到济南南边的泰安之后。在去到山东泰安前,我是不怎么看或关注天气预报的,去到泰安之后和从泰安回到贵州之后,我时常关注天气预报,而且在关注贵州的同时,也在关注山东。以前,对零度以下的天气感觉是少有,甚至是没有的。现在,则在冬天有了思空见惯了的印象和认知。如果只是在电视机前感知的话,那零度以下和零度以上便似是没有了区别一般。只有当一个南方人去到了北方并亲身经历了,才能感知零度以下的那种常态下的北方山东的那个冷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