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以为,不如先镇之以静。”戴衢亨这个人也是以稳重著称,所以才会被乾隆留给嘉庆当顾问。而嘉庆也因为这一点,觉得和他很对脾气,总是会听取他的意见。“发下一封密旨,让东南各省的总督们商量一下,交出一个罪魁祸首来,这点小事,想来东南的那些人还是会办好的。剩下的人,只稍加训斥,做些罚银的处罚即可。再派出一位密使,告诉东南一定要严防死守,争取收复失地,如果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必定严惩不贷。”
戴衢亨说到这里,朝皇帝拜了下去,说道:“皇上,舟山只是一个海外的小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块可有可无之地,弄得半壁江山不稳啊!”
嘉庆很清楚,戴衢亨说的话句句在理,而且他也赞成这样的做法。于是只好说道:“那就依爱卿所奏吧。”
嘉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在书房里缓缓踱着步,似乎在思考一些什么。过了良久,他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对在场的大臣们问道:“你们说,要是朕想要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师,彻底覆灭台湾,要多长时间?又要花多少银子?”
听到这话,各个大臣都是大吃一惊。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向不愿冒险的嘉庆皇帝,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激进想法?覆灭台湾,这是满清几代皇帝都尝试过的事情了。嘉庆的曾祖康熙,祖父雍正,父亲乾隆,都曾经想过,也都做过。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劳民伤财,让我大清筋骨大动,休养好多年才能缓过来。而那些士兵们,也因为屡战屡败,而在心中留下了“台军不可战胜”的阴影。
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董诰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为何有此一问?台湾匪患,历百年而不能决,想要平定,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正是因为历朝均不能解决,所以朕才想去尝试,朕不能把这个祸害留给子孙后代!”嘉庆如此说道。其实,他心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想通过解决这样一件大事,而超越他的祖先,成为民垂青史的皇帝。他从做太子的时候起,就活在祖先们的阴影里,活在那“康乾盛世”的阴影里。如今大清朝的经济常年没有起色,他就想在武功方面寻求突破。
右都御使,首辅王杰思量了半天,才缓缓开口对皇帝说道:“皇上要是想要平定台湾,就非要动用渤海水师不可。”
嘉庆也点了点头,表示他很清楚。渤海水师,那是乾隆留给他的一张“王牌”。那是乾隆年间征台大失败后建立的。因为东南数省都受到台湾水师的威胁,没有办法建建船厂,造水师,乾隆只好把新的水师营地放在了渤海湾以内。每年都会给渤海水师提供一笔不菲的经费,训练水兵,兴建战船,铸造大炮。但是当时已经禁海已久,会制造海船的造船师傅已经几乎没有了,会造海上战舰的更是全国上下找不出一个。因此渤海水师的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连造船的木料都是现砍现晒,得等上好几年才能用来造船。因此一直到现在,他们才只是初具规模。
“就算是要动用渤海水师,也要有一名敢战之将,能战之将率领才可以。”戴衢亨听见这等大事,连忙补充道:“而且渤海水师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实战,若是直接就让他们去打台湾,实在是太危险了。出战之前一定要进行几次演戏,最好还能简单实战几次,积累经验才好。”
“实战好办!旅顺那边,不是老受到倭寇的骚扰吗?渤海水师也不能光吃饭,不干事,就让他们去拿倭寇练练手。等到征讨台湾的时候,朕一定要看见他们把贼人的头颅拿回来!”
杨泽觉得,就算出动渤海水师胜算也多半不大。如果打台湾这么容易,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他们能弄得这么灰头土脸的么?当年的苏松水师,天津水师,两广水师是何等雄壮?结果台湾一战,上千条战舰被人家用不到清军一半的兵力,就一网打尽了。当时带兵的,还都是施琅,黄梧这样的明军降将,对台湾明军知根知底的,水战经验更是丰富,结果没一个人能讨的了好去。
更重要的一点是,那所谓的“水师精锐”,杨泽是亲眼看过的。他去年还去过渤海水师的驻地视察。刚开始还挺高兴,看见那些雄伟的军舰,巨大的舰炮,士兵们明晃晃的盔甲,刀枪和火铳,杨泽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有了这些,还怕打不下来台湾么?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武器装备虽然因为有专人监管,都是用的最好的,没有浪费饷银。但是那些士兵们,猫腻可就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戴衢亨说到这里,朝皇帝拜了下去,说道:“皇上,舟山只是一个海外的小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块可有可无之地,弄得半壁江山不稳啊!”
嘉庆很清楚,戴衢亨说的话句句在理,而且他也赞成这样的做法。于是只好说道:“那就依爱卿所奏吧。”
嘉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在书房里缓缓踱着步,似乎在思考一些什么。过了良久,他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对在场的大臣们问道:“你们说,要是朕想要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师,彻底覆灭台湾,要多长时间?又要花多少银子?”
听到这话,各个大臣都是大吃一惊。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向不愿冒险的嘉庆皇帝,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激进想法?覆灭台湾,这是满清几代皇帝都尝试过的事情了。嘉庆的曾祖康熙,祖父雍正,父亲乾隆,都曾经想过,也都做过。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劳民伤财,让我大清筋骨大动,休养好多年才能缓过来。而那些士兵们,也因为屡战屡败,而在心中留下了“台军不可战胜”的阴影。
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董诰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为何有此一问?台湾匪患,历百年而不能决,想要平定,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正是因为历朝均不能解决,所以朕才想去尝试,朕不能把这个祸害留给子孙后代!”嘉庆如此说道。其实,他心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想通过解决这样一件大事,而超越他的祖先,成为民垂青史的皇帝。他从做太子的时候起,就活在祖先们的阴影里,活在那“康乾盛世”的阴影里。如今大清朝的经济常年没有起色,他就想在武功方面寻求突破。
右都御使,首辅王杰思量了半天,才缓缓开口对皇帝说道:“皇上要是想要平定台湾,就非要动用渤海水师不可。”
嘉庆也点了点头,表示他很清楚。渤海水师,那是乾隆留给他的一张“王牌”。那是乾隆年间征台大失败后建立的。因为东南数省都受到台湾水师的威胁,没有办法建建船厂,造水师,乾隆只好把新的水师营地放在了渤海湾以内。每年都会给渤海水师提供一笔不菲的经费,训练水兵,兴建战船,铸造大炮。但是当时已经禁海已久,会制造海船的造船师傅已经几乎没有了,会造海上战舰的更是全国上下找不出一个。因此渤海水师的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连造船的木料都是现砍现晒,得等上好几年才能用来造船。因此一直到现在,他们才只是初具规模。
“就算是要动用渤海水师,也要有一名敢战之将,能战之将率领才可以。”戴衢亨听见这等大事,连忙补充道:“而且渤海水师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实战,若是直接就让他们去打台湾,实在是太危险了。出战之前一定要进行几次演戏,最好还能简单实战几次,积累经验才好。”
“实战好办!旅顺那边,不是老受到倭寇的骚扰吗?渤海水师也不能光吃饭,不干事,就让他们去拿倭寇练练手。等到征讨台湾的时候,朕一定要看见他们把贼人的头颅拿回来!”
杨泽觉得,就算出动渤海水师胜算也多半不大。如果打台湾这么容易,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他们能弄得这么灰头土脸的么?当年的苏松水师,天津水师,两广水师是何等雄壮?结果台湾一战,上千条战舰被人家用不到清军一半的兵力,就一网打尽了。当时带兵的,还都是施琅,黄梧这样的明军降将,对台湾明军知根知底的,水战经验更是丰富,结果没一个人能讨的了好去。
更重要的一点是,那所谓的“水师精锐”,杨泽是亲眼看过的。他去年还去过渤海水师的驻地视察。刚开始还挺高兴,看见那些雄伟的军舰,巨大的舰炮,士兵们明晃晃的盔甲,刀枪和火铳,杨泽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有了这些,还怕打不下来台湾么?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武器装备虽然因为有专人监管,都是用的最好的,没有浪费饷银。但是那些士兵们,猫腻可就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