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之刻(二)

加入书签


湖广总督衙门,李兴汉和曾国藩等人探讨着武昌的局势。

“总算是清净了,外面那帮人真是吵得我头痛,也难为他们了。一大把年纪还搜肠刮肚地说些恭维话。”李兴汉想起刚才被湖广官员包围的场景,仍旧觉得好笑。

“这些官员,刚刚改换了门庭,但是又没有什么能出力的地方,就只好说些恭维话了,好歹嘴皮子上讨点巧。要是真巴结上了提督您,那可不就一辈子不愁了吗?”曾国藩倒是知道,这些满清的旧官员们,最看重的,就是自己那可怜的一亩三分地,如今就要改朝换代了,由不得他们不着急。

李兴汉指了指眼前的一条鱼,说道:“我早就听说武昌的鱼美,今天一见才知道真的是名不虚传啊。我在洞庭湖里钓鱼的时候,可都没见过这么肥美的。”

“提督若是喜欢,就多吃点便是。武昌濒临长江,难道还缺鱼虾不成?”

“好在武昌是前线啊。”李兴汉打趣道:“若不是这样,肯定得有人说我们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了’。”

“要我说,还是‘前方紧吃’的好。”刘镇说道,“要是什么时候,前线的官兵都能管够吃了,这仗也多半打到头了。”

“说的不错。”李兴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们这边的起义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曾国藩自信满满地说道。“三万湖广士兵,全都在我的掌握之下,只要我一声令下,就会竖起大明的旗帜,通告全国,脱离满清。”

“三万兵?里面能打仗的有多少?”李兴汉问道,他对满清的旧军人是完全不感冒的,在他看来,那种绿营兵和团练性质的乡勇,来的再多也只能去填战壕。

“有一万人装备了火器,都是沙俄产的。而且也接受了沙俄教官的训练,有一定战斗力。和国民革命军的正规军比起来肯定远远不如,但是和满清的军队斗一斗还是可以的。”

“我听说张锳的五千辫子军已经到了湖广边界上,你觉得你手下的兵对上他,有几分胜算?”

“提督尽管放心!”曾国藩站了起来,严肃地保证道:“张锳的辫子军绝不是我的对手,就算是满清的中央军来了,我也能力保武昌城不失!”

“很好。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武昌城不会有事的。”李兴汉顿了一顿,用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伊里布那家伙有点见识。他知道现在的满清新军还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极力地避免开战。但是满清朝廷里的人已经等不及了,北京的金库是一天比一天干瘪。再加上今年的湖广不会给他们输入粮食,他们一定会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起来的。”

“属下也听到了一点风声,好像伊里布的新军已经出发了,会合了直隶、河南以及东北的绿营兵马,一路南下。可能就要到淮河了。”

“没关系,他们不敢过来的。淮安之战的教训太惨痛了,他们没那个胆子越过淮河。”李兴汉摆了摆手,表示毫不在意。“但是他们不过来,我却要过去打他们!等你们这边宣布起义之后,伊里布恐怕也坐不住了。到时候就是一举歼灭他的大好时机!我这次不仅要胜他,还要拔光他的牙齿,砍掉他的爪子。我要让这头猛兽再也不能伤人!”

“满清新军的人数,大概有八万之众。一旁辅助的绿营兵,大概也能有与此相当的数目。不知道提督手里有多少能用的兵?”

“这个你不用担心。那些绿营兵都要从各地赶来,开战的时候他们未必都能到。而且就算都到了,以他们的战斗力,我派一千个骑兵放马一冲,他们就都倒了。这些炮灰,只能用来消耗我军的弹药,或是取胜之后用来追击。”

“满清的新军,才是值得注意的对手!我这次抽掉了手头所有能用的远征军,大概能有九万人。另外,还有本土新补充来的一万人。我还派人去南方传讯,要那些归顺的省长们派兵助战。他们现在也顶了个华南野战军的名头了,属于我们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怎么能不出点力呢?”

“新补充的一万人?还是本土来的?”曾国藩感到诧异,不禁想打听一下。

“没错,”旁边的胡清泉说道:“全是十八军的老兵,是提督的老部下了,他们都是自愿过来参战的,战斗力十分可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