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乱军-第3/4页

加入书签
    “只盼着刘瑾底下那群没什么脑子的莫要蒙了心,逼着那秦墨去投鞑靼。”

    “父亲,难道就没有什么良策吗?”李兆蕃坐不住了,起身问道,“莫非要任由着这云中伯胡作非为下去?”

    “有。”李东阳说道。

    “是何良策,父亲。”李兆蕃当即来了精神。

    “拖着。”李东阳眉眼微垂,烛火的影子在他苍老的脸上晃过,“那秦墨守在大同,进退不得,时间长了人心就散了。”

    “若是他造反呢?”李兆蕃大胆假设道。

    “他做不到。”李东阳语气稍缓,“各路反贼造反都有一个理由,要么是饥荒,要么打着讨伐刘瑾清君侧的旗号。”

    “那秦墨有何借口?先帝待他不薄,当今圣上并未理会过他。那大同也并未有饥荒,而他却也是阉党,如何能打着讨伐刘瑾的旗号造反?”

    “如今就算他借着平乱聚集兵马,却仍旧是臣子。大同的兵马不是他姓秦的,而是大明天子的。”

    “朝廷给他旨意他若是不接,朝廷断然也没有给兵马发粮饷的道理。彼时,军心涣散,必然起哗变。”

    “无论如何,他举不起反旗就没有办法养六万兵马。除非他像其他路叛军那样到处掠夺,沿路补给才有可能走出大同。”

    “可到了那个时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且不说其余八镇的兵马不会让秦墨过关,但论是西北的杨一清就不会让大同的兵马走出西北。”

    “北上无路,留给秦墨的只有一条路,要么接受朝廷的条件。要么就是献城,但后者显然对秦墨对朝廷对百姓都无益处。”

    “那......父亲,现在朝廷是何意?”李兆蕃问道。

    “何意?”李东阳自嘲了一声,“内忧外患,他们能有什么主意,不过是拖着。盼着秦墨和鞑靼打起来,也好打个两败俱伤。”

    “不过这年节刚过,鞑靼正是马瘦的时候,自然不会南下。”

    “那乱军呢?父亲。”李兆蕃犹豫的说道,“大同地域辽阔,我之前就听说大同的兵马原先有十二万众,那群人应该也留在了大同。”

    “如果那群乱军反了,岂不是也能消耗云中伯的势力?”

    大同。

    元宵刚过不久,高阳城里没由来的出现了一阵骚乱。

    这座小城乃是九路中的一路,在大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位置离府城较远,一直都是王氏的部将王常带兵马驻守。

    由于高阳城池离边关较远,素来也无战事。而且距离北方腹地较近,因此并没有太多的兵马驻守于此。

    半年前,被除了军籍的兵士慢慢都向着高阳城聚集。出了高阳城,往北走就是京城,这也是大多数没了军籍的兵士选择的去处。

    往北走,走到哪定局在哪,或是走到某处往下去江南。有人也会选择回到祖籍,去寻个温饱或是回家看看。

    这些被除了籍的军士一般都是在军中吃空饷的,性情恶劣不服管教,平日里也是耀武扬威。稍有不快就打骂,一个人能吞好几个人的饷银。

    而这些人比秦墨发现之后,直接给打了军棍给驱逐出去了。当时说的是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离开大同,去别的地方。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听从劝告,有人干脆就在高阳城赖着不走了。时间一长,这些人也不再那么引人注目,甚至有人就在高阳城住了下来。

    虽说这高阳城也算是大同的范围之内,但这些流军有些本就是本地人,不舍得离开故土也不好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