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上朝如同凋塑,到点回府,丝毫也不耽误。面对刘瑾递过来的处理意见,一律是闭着眼睛批复。
整个人像是麻木了似的,根本没有任何生气。
只有回到了府上,走入了书房,坐在他那个每日上朝前都会独自待一会的座位上才能得到片刻的放松。
天色微暗,回到书房里的李东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昏暗的书房里,蓦的传来了一道年轻的声音,是个青年人。
“父亲可为天下动乱而忧心?”
说话的是李东阳的继子,他的两个儿子悉数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也承受了两次,前后不过六年。
而这个说话的青年正是他的继子,小阁老李兆蕃。
只是这个小阁老早已风光不再,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李东阳落入如此境地,李兆蕃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好在此人心性不错,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被李东阳看中选为了继子。而李兆蕃的生父是李东阳的四弟,弘治十一年就死了。
算起来,李家的灾祸似乎与这国运相连,总是走下坡路。
“天下动乱,无需忧心。”李东阳又叹了一口气,声音低沉的说道,“如今权宦当道,那远在大同的云中伯才是天下大患。”
“父亲此话何解?”李兆蕃又问道。
“大同这个位置实在太特殊了,乃至大明边防重中之重。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同素养重兵,修筑高墙。”
李东阳缓缓说道,目光看向坐在暗处的李兆蕃。
“你可知朝廷为何屡屡派遣大将修筑大同?”
“因为大同乃是九镇之首,若是大同失守,鞑靼将直入中原腹地?”李兆蕃试探性的问道,“父亲,孩儿所言可对?”
“在理,却也没说全。”李东阳摇摇头,苍老的面颊微微鼓起,“这也不怪你,你没去过大明边城,对那里知之甚少。”
“洪武年间,魏国公徐达修筑大同城墙,分别增建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景泰年间,巡抚于大同府城北面建了操场城,名曰北关。”
“再后来,东小城与南小城也有了。此为北魏之都,代国留都,辽、金、元三朝陪都。”
李东阳的声音很迟缓,语气也是不紧不慢。
下座的李兆蕃听得有些迷湖,他不明白,于是直言问道。
“父亲,您这番话是意为告诉孩儿大同是座铁城,位置很重要吗?”
“不!”李东阳眼睛里的光忽然闪烁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大同不能丢。若是朝廷逼得紧了,秦墨将大同献于鞑靼,大明就真的要亡国了。”
“漠北的蛮子可不懂什么徐徐图之,鞑靼的骑兵将会直指京城而来。”
“这......”李兆蕃彻底傻眼了,“那云中伯如何能献城?将来岂不是要被骂上千年,而起鞑靼和云中伯不是有血仇吗?”
“孩儿听说那云中伯斩了鞑靼小王子的亲儿子,鞑靼部就此少了一个济农。如此深仇大恨,如何能解?”
“这天下大势没有什么不可能。”李东阳严肃说道,“除非那达延汗死了,鞑靼的内部矛盾剧化,才有可能使得大明无忧。”
“可现在这情形,要是那秦墨给他一个大同城,让他有做皇帝的的指望。别说是一个儿子,什么他都能答应。”
说到这,李东阳再次长叹道。
“只盼着刘瑾底下那群没什么脑子的莫要蒙了心,逼着那秦墨去投鞑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整个人像是麻木了似的,根本没有任何生气。
只有回到了府上,走入了书房,坐在他那个每日上朝前都会独自待一会的座位上才能得到片刻的放松。
天色微暗,回到书房里的李东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昏暗的书房里,蓦的传来了一道年轻的声音,是个青年人。
“父亲可为天下动乱而忧心?”
说话的是李东阳的继子,他的两个儿子悉数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也承受了两次,前后不过六年。
而这个说话的青年正是他的继子,小阁老李兆蕃。
只是这个小阁老早已风光不再,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李东阳落入如此境地,李兆蕃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好在此人心性不错,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被李东阳看中选为了继子。而李兆蕃的生父是李东阳的四弟,弘治十一年就死了。
算起来,李家的灾祸似乎与这国运相连,总是走下坡路。
“天下动乱,无需忧心。”李东阳又叹了一口气,声音低沉的说道,“如今权宦当道,那远在大同的云中伯才是天下大患。”
“父亲此话何解?”李兆蕃又问道。
“大同这个位置实在太特殊了,乃至大明边防重中之重。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同素养重兵,修筑高墙。”
李东阳缓缓说道,目光看向坐在暗处的李兆蕃。
“你可知朝廷为何屡屡派遣大将修筑大同?”
“因为大同乃是九镇之首,若是大同失守,鞑靼将直入中原腹地?”李兆蕃试探性的问道,“父亲,孩儿所言可对?”
“在理,却也没说全。”李东阳摇摇头,苍老的面颊微微鼓起,“这也不怪你,你没去过大明边城,对那里知之甚少。”
“洪武年间,魏国公徐达修筑大同城墙,分别增建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景泰年间,巡抚于大同府城北面建了操场城,名曰北关。”
“再后来,东小城与南小城也有了。此为北魏之都,代国留都,辽、金、元三朝陪都。”
李东阳的声音很迟缓,语气也是不紧不慢。
下座的李兆蕃听得有些迷湖,他不明白,于是直言问道。
“父亲,您这番话是意为告诉孩儿大同是座铁城,位置很重要吗?”
“不!”李东阳眼睛里的光忽然闪烁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大同不能丢。若是朝廷逼得紧了,秦墨将大同献于鞑靼,大明就真的要亡国了。”
“漠北的蛮子可不懂什么徐徐图之,鞑靼的骑兵将会直指京城而来。”
“这......”李兆蕃彻底傻眼了,“那云中伯如何能献城?将来岂不是要被骂上千年,而起鞑靼和云中伯不是有血仇吗?”
“孩儿听说那云中伯斩了鞑靼小王子的亲儿子,鞑靼部就此少了一个济农。如此深仇大恨,如何能解?”
“这天下大势没有什么不可能。”李东阳严肃说道,“除非那达延汗死了,鞑靼的内部矛盾剧化,才有可能使得大明无忧。”
“可现在这情形,要是那秦墨给他一个大同城,让他有做皇帝的的指望。别说是一个儿子,什么他都能答应。”
说到这,李东阳再次长叹道。
“只盼着刘瑾底下那群没什么脑子的莫要蒙了心,逼着那秦墨去投鞑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