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第3/4页

加入书签
所以从小,我便对不在家的父亲抱以憧憬,觉得每次回家都会带好吃的,好玩的回来的父亲,比母亲更好——记得有一回,父亲回家后没几天就要回深圳务工,我当时的愿望就是能和父亲晚上一起睡觉,但却被母亲阻止,直到父亲离开,我都守在窗台上远远地看着,为自己没能和父亲待在一起而感到遗憾。

我渴望被爱,如同我晚上睡觉时总是想着要抓点什么。

小时候,我手里经常抓着的,是奶奶的耳垂。

奶奶是个非常慈祥的老人,至少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生过气,比起总是板着一张脸的爷爷,我从奶奶手里要到零花钱(通常是一枚5角硬币)的次数大抵是要比爷爷高的。

虽然小时候因为妈妈不肯让我和她一起睡,导致我总是因奶奶打的呼噜而睡不着觉,但比起那个暴脾气的妈妈,我对奶奶却是没有怨言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外面玩不小心遗失了一颗刚买的篮球,奶奶便拉着我到处找那颗篮球,虽然最后还是没找到,但奶奶还是给我买了喜欢吃的东西。

又有一次,奶奶带我出去买菜,我嫌她动作太慢,竟然发狠敲了她的背,结果一敲才发现打错了人,幸好当时还小没多大力气,被打的那位也是个好脾气的妇人,我才没有闯什么祸。

最搞笑的一次,读小学时的我还挺内向,因为不敢伸手打报告说去厕所,结果大便拉在了裤子里,老师便催我回家换衣服裤子,还是奶奶给我洗的澡。

每个人的童年总是这里相同那里又不相同的,但一言以蔽之,我从小就对自己的母亲没什么好感,更多的是对没有怎么一起生活过的父亲的憧憬,也似是因此,直到我后来不得不和父亲一起生活后,童年梦想的破灭,才会让我对现实更加失望吧。

前面也说过,我父亲是在深圳务工,也因为从小就没和父亲有过多少接触,我对他的了解也非常少,只知道父亲小时候因为奶奶给他买错了眼镜,搞得他小小年纪就成了千度近视,再后来因为这个,一个人在外面吃了不少亏。

父亲是个大专生,靠着自己自学考过本科,结合从小就从奶奶那儿听说父亲如何如何不容易,我对他有种天然地痴迷与向往,觉得自己的爸爸一定是世界上最牛的人。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我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确实很厉害,可以称得上一个人撑起了家。

可这和他并不懂如何教育小孩却并不矛盾——我小学毕业后,父亲为了给我上深圳户口,便将我从老家接走,带到深圳宝安上西乡中学。

从无所不能的英雄,变成暴脾气的凡人,完成这种形象的转变,所需要的,无非是一顿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毒打罢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家里只有一瓶饮料,父亲让我决定我先喝还是他先喝。

本着有便宜不贪是傻子的原则,我抢过只剩小半瓶的饮料,喝得只剩一口才还给他。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留了一小口的,但也许是那一小口真的太小,又或者是父亲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轻蔑,我当即被他拿着一架一顿暴抽。

这,便是我和父亲独处时的缩影。

他是传统的,不容许儿子对他有任何不敬的大家长,而我,只是个梦想破灭,从此再也无所适从的小可怜。

每每当父亲问我,你就没有哪怕一点,从家人那里获得的温暖和关爱时,我的内心总是戏谑而苦涩的。

为什么,这种问题你能堂而皇之地问出来呢。

只因为你把我养大成人,付了学费,伙食费等,花了不少钱吗?

我有没有感受到爱,你自己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我的父亲总喜欢拿一个故事来举例,那是父亲的父亲,与他发生的。

故事大意是,父亲高考前一晚,爷爷买了瓶营养液放在他的桌台什么也没说。

然后父亲就开始“自我感动”,啊,那个平时总是板着张脸,对我漠不关心的“爸爸”,竟然为了我买这么奢侈的东西,他真是太爱我了,我一定要好好读书,报答他的这份恩情。

坦白说,这个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父亲他却将故事里爷爷对他的爱,刻板地理解成了,“男人就是不善言辞的,一定是死傲娇,不能对子女有任何表面形式的照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