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安置流民具体事宜的小吏们,还跟那些流民们说,这个政策不是节度使大人为吸引你们流民专门设置的,在我清海节度使辖下,所有的百姓都是一个待遇,只要想种田的都会有这个政策的优待。
闽国的流民们欢声雷动,至于那些故土难离的人,也感觉这中天八国离自己老家也不远啊,人总得活着才能够对的起列祖列宗不是,大不了以后等闽国不打仗了,自己回老家去串门或者祭奠,至于将要到手的土地,是没有人愿意放手的。
随着闽国内的民众外逃现象越来越严重,闽国汀州和漳州的官员们发现可以征用为壮丁,或者强招士兵的百姓变少了,一派人查探才知道是跑隔壁去了,所以两州的官府就开始派兵严守边界,不给百姓跑过去。闽国的流民潮才开始受到遏制。不过一个到中天八国就能够过上好日子的传言,却在闽国民间的百姓中流传的更深更广。汀、漳、泉三州之地,深入民心,李丛嘉知道这里面也有李台的功劳,自从李丛嘉允许他可以从流民中招募情报司的谍报人员后,李台便把打入闽国内部,从民间和官府俩方面着手分化瓦解他们,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
当李丛嘉率领的三万五千战兵,以及两万运送辎重的民壮共五万人的大军进入漳州后,当地百姓自是热烈的响应,为大军铺路搭桥,甚至有已经在中天八国安下家的原闽国的百姓,跟随李丛嘉的大军回到自己的老家去接自己的家人一起到中天八国去过好日子的。刚接任刺史位置还没有多久的程文纬,还没来得及张罗手下的喽啰去漳州各个下属县去收刮民财呢,就听报隔壁在南汉国原来的东部州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天八国的大军,在他们大王张遇贤的率领下开到闽国来了,而且大军的矛头直指自己所在的漳州。漳州虽然属于闽国的五州之一,但是由于离统治中心福州比较远,所以发展的比较迟缓,还有北面的汀州也是一样的,都是兵少将寡的地方。程文纬听到下面的士兵不断来报,说这张遇贤带领的大军又向漳州腹地挺进了,竟然如入无人之境,急的他是在刺史府里直打转。自己这漳州城里的万余老弱残兵如何能够跟张遇贤的军队作战,据传那张遇贤可是天神下凡,前次与南汉的皇帝作战,以少胜多,大败了南汉大军,活捉了南汉的主帅。又听说这张遇贤军作战,上天经常会降下天雷相助,凡是与他们作对的都会被天雷劈为芥粉。如今他们又是以多来攻自己的寡。程文纬实在是不看好自己在漳州的处境了。就在他纠结着是战是跑还是降的时候,门外有士兵报告道:启禀大人,指挥使程汉大人说有紧急军务要面禀大人。
程文纬心想他过来干什么,虽然这二人都姓程但是先前并不熟悉,程文纬原是属于禁军拱宸军都指挥使朱文进的手下,程汉却是原来的漳州刺史王继武的人。朱文进、连重遇得权之后就把王继武挤下台任命程文纬为刺史,而程汉就继续的做他的指挥使。按程文纬原来的想法等自己在漳州刺史的位置上坐稳了,就找机会把这程汉给撤换了,换上自己的手下去做这个兵马指挥使,这样自己日后在这漳州行事就更方便了。可是这一切打算都随着中天八国的大军到来成了泡影。程文纬现在和程汉一样朝不保夕了,成了一对天涯伦落人。心烦意乱的程文纬正需要有个人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出出主意,便对下人道:请程大人到会客厅等候,我马上就来。下人领命去了。
话说那在外等候程文纬接见的程汉,是个三十左右,面庞清瘦,但有着一双浓眉的精壮汉子。程汉在这漳州做领兵将领也有七八年之久,久在一地为官,可以说在漳州城里是根深蒂固。原来的刺史王继武虽然也是闽国的王氏子孙,但是对程汉也是礼敬有加,或者引为臂助。所以程汉过的倒也自在。但是自从这程文纬到来之后,再不像原来的王继武那样的对程汉放权,不但在各处针对他,还在漳州的各官府衙门安插手下,搞的原来跟程汉相好的漳州各方官员都来向他诉苦,如果程汉再不反击一下,怕是他自己的位置也要不保了。就在程汉想着用什么方法让这程文纬吃个大亏,最好是让朱文进把他给撤换了,换个好商量的人过来做刺史的时候,却是晴空一个霹雳,张遇贤带人打过来了。以前不在漳州的程文纬对那中天八国的了解或许只是道听途说,而程汉自己一直在这漳州城并且是看着这中天八国建立起来的,如何能够不知道这中天八国是怎么回事的呢。起初李丛嘉派刘茂忠率领彪卫军攻打潮州的时候。得到隔壁南汉国内又爆发了农民起义,且起义军正要去攻打隔壁的潮州的消息,漳州指挥使程汉与自己原来的刺史王继武一商量,准备趁乱去这南汉潮州的地界去打个劫,掠夺与漳州临近的几个县,这个在当时的乱世是很常见的行径。趁别国虚弱之时或掠夺或占领这是军阀们的常用手段。可惜的是就在程汉组织好抢劫队伍,准备要越界的时候,却传来了消息,中天八****以横扫之势解决了南汉在潮州的守军。并且现在正派大股的军队,在境内进行剿匪任务。程汉连忙止住了抢劫队伍,因为是相临的两个州,虽是两国但他对南汉潮州守军的战斗力的还是有所了解的,这中天八****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消灭了跟自己手下部队战斗力相仿的南汉潮州军,那么要灭自己,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闽国的流民们欢声雷动,至于那些故土难离的人,也感觉这中天八国离自己老家也不远啊,人总得活着才能够对的起列祖列宗不是,大不了以后等闽国不打仗了,自己回老家去串门或者祭奠,至于将要到手的土地,是没有人愿意放手的。
随着闽国内的民众外逃现象越来越严重,闽国汀州和漳州的官员们发现可以征用为壮丁,或者强招士兵的百姓变少了,一派人查探才知道是跑隔壁去了,所以两州的官府就开始派兵严守边界,不给百姓跑过去。闽国的流民潮才开始受到遏制。不过一个到中天八国就能够过上好日子的传言,却在闽国民间的百姓中流传的更深更广。汀、漳、泉三州之地,深入民心,李丛嘉知道这里面也有李台的功劳,自从李丛嘉允许他可以从流民中招募情报司的谍报人员后,李台便把打入闽国内部,从民间和官府俩方面着手分化瓦解他们,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
当李丛嘉率领的三万五千战兵,以及两万运送辎重的民壮共五万人的大军进入漳州后,当地百姓自是热烈的响应,为大军铺路搭桥,甚至有已经在中天八国安下家的原闽国的百姓,跟随李丛嘉的大军回到自己的老家去接自己的家人一起到中天八国去过好日子的。刚接任刺史位置还没有多久的程文纬,还没来得及张罗手下的喽啰去漳州各个下属县去收刮民财呢,就听报隔壁在南汉国原来的东部州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天八国的大军,在他们大王张遇贤的率领下开到闽国来了,而且大军的矛头直指自己所在的漳州。漳州虽然属于闽国的五州之一,但是由于离统治中心福州比较远,所以发展的比较迟缓,还有北面的汀州也是一样的,都是兵少将寡的地方。程文纬听到下面的士兵不断来报,说这张遇贤带领的大军又向漳州腹地挺进了,竟然如入无人之境,急的他是在刺史府里直打转。自己这漳州城里的万余老弱残兵如何能够跟张遇贤的军队作战,据传那张遇贤可是天神下凡,前次与南汉的皇帝作战,以少胜多,大败了南汉大军,活捉了南汉的主帅。又听说这张遇贤军作战,上天经常会降下天雷相助,凡是与他们作对的都会被天雷劈为芥粉。如今他们又是以多来攻自己的寡。程文纬实在是不看好自己在漳州的处境了。就在他纠结着是战是跑还是降的时候,门外有士兵报告道:启禀大人,指挥使程汉大人说有紧急军务要面禀大人。
程文纬心想他过来干什么,虽然这二人都姓程但是先前并不熟悉,程文纬原是属于禁军拱宸军都指挥使朱文进的手下,程汉却是原来的漳州刺史王继武的人。朱文进、连重遇得权之后就把王继武挤下台任命程文纬为刺史,而程汉就继续的做他的指挥使。按程文纬原来的想法等自己在漳州刺史的位置上坐稳了,就找机会把这程汉给撤换了,换上自己的手下去做这个兵马指挥使,这样自己日后在这漳州行事就更方便了。可是这一切打算都随着中天八国的大军到来成了泡影。程文纬现在和程汉一样朝不保夕了,成了一对天涯伦落人。心烦意乱的程文纬正需要有个人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出出主意,便对下人道:请程大人到会客厅等候,我马上就来。下人领命去了。
话说那在外等候程文纬接见的程汉,是个三十左右,面庞清瘦,但有着一双浓眉的精壮汉子。程汉在这漳州做领兵将领也有七八年之久,久在一地为官,可以说在漳州城里是根深蒂固。原来的刺史王继武虽然也是闽国的王氏子孙,但是对程汉也是礼敬有加,或者引为臂助。所以程汉过的倒也自在。但是自从这程文纬到来之后,再不像原来的王继武那样的对程汉放权,不但在各处针对他,还在漳州的各官府衙门安插手下,搞的原来跟程汉相好的漳州各方官员都来向他诉苦,如果程汉再不反击一下,怕是他自己的位置也要不保了。就在程汉想着用什么方法让这程文纬吃个大亏,最好是让朱文进把他给撤换了,换个好商量的人过来做刺史的时候,却是晴空一个霹雳,张遇贤带人打过来了。以前不在漳州的程文纬对那中天八国的了解或许只是道听途说,而程汉自己一直在这漳州城并且是看着这中天八国建立起来的,如何能够不知道这中天八国是怎么回事的呢。起初李丛嘉派刘茂忠率领彪卫军攻打潮州的时候。得到隔壁南汉国内又爆发了农民起义,且起义军正要去攻打隔壁的潮州的消息,漳州指挥使程汉与自己原来的刺史王继武一商量,准备趁乱去这南汉潮州的地界去打个劫,掠夺与漳州临近的几个县,这个在当时的乱世是很常见的行径。趁别国虚弱之时或掠夺或占领这是军阀们的常用手段。可惜的是就在程汉组织好抢劫队伍,准备要越界的时候,却传来了消息,中天八****以横扫之势解决了南汉在潮州的守军。并且现在正派大股的军队,在境内进行剿匪任务。程汉连忙止住了抢劫队伍,因为是相临的两个州,虽是两国但他对南汉潮州守军的战斗力的还是有所了解的,这中天八****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消灭了跟自己手下部队战斗力相仿的南汉潮州军,那么要灭自己,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