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下岗,可能叶明真的就这样平静地、甚至不得不安于平庸地生活下去。他可以不露声色地承受和忍耐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幸福的和不幸的全部内容。经过了年轻时的躁动以后,他已经心如止水。爱过、幻想过、为之奋斗过,真实地生活过,已经正视过自己的生命过程,已经把握过自己的命运脉搏,便可心安理得了。人们的所有努力,不论结果如何,正是为了获得这种平静。对有些人来说,历经千辛万苦,生活才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并从理智到感情上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所在,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叶明只不过是一普通而平凡的人,只能普通而又平凡地生活。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真正的精英只能是极少数。天才的罗曼?罗兰就发出过类似的感慨,叶明还能说什么呢。不再痛苦,不再兴奋,大事小事同理,都能泰然处之;这也是一种修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回归。
上班下班,打牌看电视,喝茶聊天,来来回回,就是这么多内容。这就是生活,就是人生的全部。平庸的生活,终久也会使人变得平庸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了平庸的人,才有了平庸的生活。但总有一天,人们会容忍平庸。这不是罪过,也无所谓对与错。总会有人生活在平庸之中的。
如果不是下岗,叶明可能就这样平庸地生活下去。他可能不会再与写作沾边。曾经的梦想和夙愿,早已经不再使他激动了;偶尔有过的冲动和**,转瞬即逝,并不能停留在心间,更不能重新唤起他的激情,使他为此做出相应的行动。任何事情,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乃至情感的,似乎在产生的同时就有了结果;只需在心里演示一下,所有的感受和体验似乎都有了。没有了好奇,没有了**,没有了朝气,剩下的只是生命的自然形态。穿皮鞋和穿草鞋,担粪桶和坐小轿车,同样也过一辈子,同样生活几十年;拥有万贯家产,照样一日三餐。人生也就那么几十年光阴,无论地位的高低贵贱,岁月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存在就是合理的,在这种理想和激情暗淡的情形下,叶明只能对自己说:“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忍受平庸了!”看着报纸、看着电视、面对书柜里沉睡的书本,他有时也并不甘心,暗地里发誓要写一本书,不过得等到自己闲下来时,等到自己衣食无忧时,等到自己老来时——他希望能写一本关于生活和人性的书。尽管初衷不变,但那种**正一天天被平淡的生活所消耗,所磨灭。
下岗,彻底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包括他的家庭、他面临的生存问题。甚至,他不得不再一次拿起笔,希望通过写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再硬,也得吃饭。因为嘴巴要吃饭,铁打的汉子也因此软了许多。罢工的职工们一个个灰溜溜的,第二天就陆续地复工了。“企业要生存,工人要生存,出路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把职工们那点儿个人的小情绪碾得粉碎。没过多久,叶明所在的厂就彻底改制了,或者说改制成功了。在整个过程中,人人自危,担心自己的饭碗,担心日后的生计,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一夜间从慷慨激昂变得胆小怕事,让叶明再一次看到小人物不幸的命运和卑微的性格。面对生存问题的时候,所有的胆气和豪迈,顷刻间化为乌有,甚至显得幼稚可笑。
人还是那些人,但企业改制后,所有的人脸上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言语少了,笑声少了,走路的步子都小了。
产品销售越来越困难,生意越来越难做。厂里的日子难过,叶明的公司的日子也跟着难过。公司连续亏损了两年多,看样子已经难有翻身的一天,因此在厂里改制前,叶明毅然把公司关掉。他把公司里的人员交回到厂里,包括他自己也回到了销售科,仍然从事销售工作。
当老板有当老板的好处,打工也有打工的好处。老板当得好,好处自然多:有钱花,有车坐,高兴了要什么都不难。但如果当得不好,就会焦头烂额,就会睡不着觉,就比打工也不如,甚至会跳楼。打工收入虽然底,但它的最大好处是没有当老板那么操心。那种清闲和庸懒,是绝大多数打工作者的自然状态,却是老板们不可企及的。两相比较,叶明觉得把公司关了是明智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