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塞林西亚的思念-第3/6页

加入书签
为什么?仅仅是因为长枪和圆盾这些武器装备么?如果青们只看到了长枪和圆盾,那就显得有些浅薄了。任何一个方阵所体现的,首先是纪律。这个“马其顿方阵”尤其是。首先,马其顿方阵的战斗力,体现在队列阵型上,那就必须在战斗中时刻维持这样一种队列状态,步伐需要一致,进攻节奏需要一致,请问,不经过长期的队列训练以达到令行禁止,这个阵型能维持得住么?其次,马其顿方阵的防御力,体现在每一名成员左臂圆盾所组成的盾阵上,每一名成员的圆盾不仅要防守自己的左侧,同时也防守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请问,不经过严格的队列训练,你放心把自己的右侧交给战友防守么?后面的战友会及时补位么?最后,马其顿方阵的精髓,体现在全部士兵同心协力上,不能有临阵脱逃者,请问,没有严格的队列训练所形成的纪律约束,能达到同心协力么?没有了队列训练,也就没有了纪律,也就没有了战斗力。如果没有队列训练,即便是有足够数量的武林高手拿起了马其顿方阵的长枪和圆盾,也不能叫马其顿方阵,仍然只能是地痞流氓一盘散沙。个人再强大的勇武,在面对纪律组成的整体时,是显得那么的渺小可笑。

什么?青们还是不明白?

确实,因为在这个时代,队列训练战斗的表面实用性与队列训练战斗的内在实用性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进行队列训练,就是在训练枪阵,同时也在训练精神上的服从性和组织性。

而现代队列训练,则是:进行队列训练,训练出精神上的整体性、服从性、组织性,而后将精神外化体现到不同的军兵种。打个比方:如果在解放军军中随意抽出一个营,不,可以更狠些,在军中随意抽取400名训练有素的军人,其成员可以是军官,也可以是战士,可以是空军、海军、陆军、二炮和武警任何军种,也可以是驾驶员、机枪手、炊事员、修理工、文艺兵和打字员等从事任何分工的军人。给他们长枪和圆盾,他们会在分分钟时间内,轻松结成马其顿方阵;给他们标枪和短剑,他们会在分分钟时间内,轻松结成罗马方阵;给他们长枪和劲弩,他们会在分分钟时间内,轻松结成秦军方阵。

现代队列训练,可以使经受队列训练的军人,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到主动融入,形成整体,最后达到高度组织纪律性和高度主观能动性的完美结合,在这种状态下,不管这名军人来自什么军种,从事什么分工,只要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就能迅速构成一个整体,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更何况,我们的队列训练一般是按建制进行的,这就更有利于部、分队战斗力的提高和日常管理。

这就是队列训练战斗的内在实用性。而且以队列养成为主要目标和方式的现代队列训练,对于战斗力的提升,相比古代队列训练是更加巨大的。这一切都归功于现代队列训练的精神化、精细化(生活化)。

现代队列训练的精神化,体现着队列训练的目的。比如:在队列训练中,战士们站军姿几小时一动不动,不论严冬酷暑、下雨刮风。有时,炎炎烈日高悬天空,他们头顶冒烟、脚掌发麻,只要没有新的命令,他们就得一动不动地按要求站,直站到脚已几乎完全失去知觉了,甚至腿也要不听使唤了,流下的汗,把地面也弄湿了一片。这时命令下达:原地休息5分钟。没有让坐、没有让发出声音、没有让离开队列,士兵们便不会坐下,也不会有半句话从嘴里说出,只是按照日常所学的科学的放松身体的方法,原地做一些放松身体的动作,为了保持军容整肃,他们在做动作时甚至都会轻声地,以防止弄出太大的声音,并且在5分钟时限到来前,自觉地军姿站好,重新标齐排面,执行原有命令,等待新命令。这便是队列训练中的一个场景,通过这样的训练而得到的战士,其意志力的坚强将会达到何种程度,而其重要作用又将如何影响战争暂且不论。单说这样的训练,使士兵为了命令而放弃身体,极大地培养其在战争中坚决执行命令的意志和决心。使士兵心中这样的意识不断增强:在战争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命令,伤痛、流血,牺牲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都不算什么。自己就是为了执行命令而来,自己不单属于“我”,而属于整个的团队。再比如,队列美的感染力。想想看,***阅兵、红场阅兵等等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宾仪仗、阅兵等。无一不是通过行列形式的整齐一律、威武雄壮,来反映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到达到耀武扬威、威慑敌胆的目的。这种表现也正是军旅崇高美的集中反映。不要小看这种美,美会令人向往,令人追随,令人团结一致,令人生出万众一心、莫可匹敌的精神共鸣。所以,持续不断的现代队列训练会使一名战士锻炼出吃苦耐劳的毅力、令行禁止的作风、默契协作的素养、发自内心的自豪和精益求精的标准。而这些,正是队列训练精神化的体现,也是队列训练的最终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