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府衙

加入书签


 冰雪初融。

 漠南的夏人也逐渐进入了大同。

 这里本就是京畿通往北部草原的必经之地,未来商贸的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是极有可能与归化城比肩的区域。

 因此,在王一水等人的号召下,原本在河套以及漠南的新兴富人南下,第一时间恢复起了荒废的商路。

 哪怕是亏钱也得占上个名头。

 而商路连通,人口流动起来,物资的运送更为便捷,夏国就等同于全方位接管了大同地区。

 葛三刀等人担心王上安危,早在十数天前就派来了八千南部战区的夏军,抵达天镇县的时候,刚好遇到袁崇弟被击溃。

 八千归化城的精兵,连参战的机会都没有,大顺兵马就开始逃亡了。

 于是这八千人马就变成了驻兵,大同府没有明军死守,可夏国接管后还是要严防的。

 以免李闯的流寇势力渗透。

 而陆舟则是直接移驾,往大同城赶去。

 这时的夏国部队多了八千人,已经不止是原先的龙虎军,龙虎军装备精良,可实力不展示于人,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用四轮马车运输,火炮也隐藏在车架上。

 要是远远看去,一排长长的车队严整威武。

 可每辆车都一模一样,外人绝对看不出哪驾马车是夏王座驾。

 而八千的归化城精兵却是不同。

 他们身着笔挺的新式军装,手抬枪柄,迈着严整划一的步伐行军。

 后边是一排排整齐的火炮......

 不时有明亮的敞篷马车出现,夏国的团级将佐坐在软座上,手握着配剑,监查四方,威风凛凛。

 大同府的百姓们从未有见过这样的军队,也难怪大同府的守军会直接逃亡。

 陆舟坐了七日的马车就来到大同城,而大明的道路不同于夏国,一路走的是官道依然颠簸不止。

 陆舟在临近城池之后就下车步行,一来是为了活动活动筋骨,二来是为了好好看一看大明的城池。

 按照道理来讲,大同城虽然处于关要,可多年来从未被攻破过,里边商贾云集,繁华犹在。

 陆舟还在里城池数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残破的城墙。

 “殿下,这是嘉靖年间的长城,七年前卢象升筹其经费,将右卫长城延伸至此。

 可未等完工,后就被调离宣大战死,故而残垣一直留存到现在......”

 许三对着前方残破的城墙解释。

 这也怪不得姜瓖没有在乎大同城,如果当时长城能够修好,对于北边的入侵还能抵御一二。

 可现在人心涣散,明长城的防守连接不起来,大同城内的布防更是苍白无力。

 陆舟在严密的护卫下走入城池,里边的建筑犹在,可商贾大多逃亡,要么就是原先八大商留下的产业,城池内显得空旷。

 而里边的百姓,也不似天镇县那边的居民那么热情,仿佛是一觉醒来就换了个天下。

 十几天前还刚成为大顺国臣民,可现在又要变成夏国人了。

 大同城内的百姓虽然感慨,可心头极为震撼,因为看到城内刚进来的驻兵,整齐划一的步伐,眼花缭乱的武器......

 开始感觉到安全的百姓走上街道,围观起了这支正气凛然的队伍。

 不管是草原,还是在中原,人的内心都是崇拜强者的。

 特别是这些处于底层的百姓,从未见过如此世面。

 文工团的人早就分散混入人群,带动起了第一阵欢呼,百姓们就不知觉的喧闹起来。

 陆舟看了看人群中极力渲染气氛的文工团摇头一笑,随后吩咐着出了城的军队再绕一圈,军队游行走两遍......

 整一个“欢迎仪式”鼓捣了小半日的时间。

 傍晚,陆舟才在大同府衙内停歇下来,侍卫们拿出一副地图,将夏国的版图又往外画了一笔。

 将大同府的地界划入夏国土地中,这下就算是占据了大明的一道重镇。

 “看来张献忠的崛起是有原因的,在明军逃兵的后方占据土地,竟然是如此容易!”

 陆舟看着大同府衙感慨。

 这里虽说是大同府衙,可完全就是一处大型院落。

 府衙内的建筑雕梁画栋,丝毫不亚于之前的范家大院,甚至还要远远胜之。

 陆舟在此一面可以窥望京畿,一面还能够监视大顺国的闯军。

 “殿下,这里百年前曾是代王府邸,奢华当然是正常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