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不战而逃

加入书签


 袁崇弟一马当先,逃出了三里。

 两年多了。

 难得再体会起被朝廷官兵死追的感觉。

 三里外。

 袁崇弟按照过去的经验,清点了大部人马,确认主将们过半跟上来后,又再往南边回撤。

 丝毫不拖泥带水,不给夏国任何追击的机会。

 而原大同总兵更是神速,本在闯军后方的位置,可却跑在了前面。

 袁崇弟是在十里外见到了姜瓖,原来的近万大同兵马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

 活下来的人相互庆幸。

 ......

 此时。

 在更南面,李自成数十万大军云集。

 相比于北部边境的大同,山西腹地才真正是较量的战场。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鏖战,山西巡抚蔡懋德自缢而亡,闯军攻克太原。

 接下来就是一路平推,闯军所过处官民迎降,李自成下令招抚百姓,安顿官绅,一时间半个山西境内都为闯军所控。

 唯独只剩据守宁武关的代州总兵周遇吉顽强抵抗,这让李自成头痛不已。

 明末的军队就是这般,要是碰着士气不佳的,哪怕装备再好都是逃跑,但只要是遇见稍微顽强的军队,起义军立马就止步不前。

 “皇上,周遇吉就是死脑筋。

 各路总兵皆降,唯独武宁关死守,怕不是还想着大明朝廷的救济。

 可京畿等地兵马都龟缩一处,这死守不过是让官兵们自杀......”

 说话的是李来亨,此人脾性刚烈,铁骨铮铮,原本会在清军入关后抗争到康熙元年,兵败后全家**而死。

 可当下,看着这武宁关内的周遇吉却恨得牙根紧咬。

 对边的宣府总兵,已经派人送来书信,只要闯军经过武宁关,立马就会递上降表。

 明末虽然腐朽,死国者还是大有人在,周遇吉就是其中之一,他当前是以代州为据点,建立起了一条自杀式的阻击防线。

 明军要是死守,大顺兵马就少不得大部折损。

 不出意外的话,拿下一个武宁关闯军或许是要死十几万人......

 李自成还在思考着对策。

 当下的兵源充足,手里带着五六十万人,陕西老家还有十几万人,兵马虽多,可也不能如此消耗。

 大顺军已经开始走向正规化了,用流民性命堆积获胜的战术还是少用一些。

 后边他还得围大明京师,可如果不拿下武宁关的话,那么他的登顶之路就显得不那么完美。

 大明军的守军没有完全拿下,以后京城里的大臣或许会有念想。

 李自成沉默一番,忽然抬首问出一句:“武宁关北面,大同的情况如何了?”

 大同腹地是处在宁武关之上,如果绕过武宁关,直取大同,后边就是宣府,是京畿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那边的明军正等着闯王过去纳降呢......

 “对啊!还可以绕道大同!”

 众将恍然大悟。

 一个月前李自成就七万兵马北上,当时的众人还心里觉得疑惑,毕竟那边荒芜,加之大同总兵已降,再分兵过去只是多次一举。

 “还是皇上用兵如神,早就想好了对策!此路不通,还有上路!”

 众将皆是感叹李自成高瞻远瞩,在紧逼京师的情况下,还能考虑到另外的出路。

 而一向沉稳的权将军田见秀直接踏出一步,奋力说道:“皇上,大明各地官兵苟延残喘,不如直接放弃武宁关,北上大同。

 即可绕道京畿,直取大明京师。

 而这条路几乎不用多做准备,想必袁大哥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

 李自成麾下众将通常各有主见,难得今日意见如此统一,这也证明取道大同是行得通,起义军本就擅长流动作战!

 “皇上英明,定鼎中原指日可待!”

 群臣个个止不住的高呼。

 “嗯,不错,我已派袁崇弟将大同拿下.......”

 李自成沾沾自喜,可话音刚落,外边就传来了急报。

 按照消息的轻重缓急,闯军有些军情可以当堂来报。

 传令兵说出了袁崇弟被击败的消息......

 “你说什么,袁崇弟丢了大同?”

 李自成感觉脸上被打了一个巴掌。

 同时心头不可置信。

 袁崇弟的才能毋庸置疑,况且小小的一个天镇县如何影响得了整个大同府。

 “大同府已经丢弃,袁将军携三万残兵正在归来的路上!”

 传信的将兵又大声汇报了一遍,声音不断在大殿回响,李自成脸色铁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