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还算宽敞,里面没有座位,铺了厚厚的垫子,只有老妇人、小男孩儿和宋昭昭三人坐着,另有一个年轻丫鬟在一旁服侍,名唤采苓。
宋昭昭正襟危坐,偷偷打量着身旁几人。这丫鬟额角点染了腮红,穿了一件杏色窄袖圆领对襟衫子,高腰绿色长裙,估计是老妇人身边的近人,难怪能够进来车厢。另外几个男仆、婢子都在车外,或骑马或驾车。
小男孩儿经过刚才一番折腾,已经睡着了,那丫鬟正在轻轻地给他打着扇儿。小孩子生得白白净净的,肉嘟嘟的脸蛋甚是可爱,身着联珠团窠式狩猎纹圆袍,一看就价值不菲。老妇人已经生了不少白发,但是保养得极好,头上插着一支鎏金飞天发钗,发髻前还有一枚精致的花鸟纹玉质梳栉。宋昭昭曾在《捣练图》上见过这样的梳栉造型,如今亲眼见到不禁感叹道果然雍容华贵。藏青色的绸缎上绣着成双成对的鸟兽图案,低调而奢华,还有各种简化变形过的花卉图案交错出现。再看看自己身上沾了灰尘的麻布衣裙,宋昭昭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一点。这要是弄脏了,她可赔不起。
老妇人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笑得一脸慈祥。“小娘子,你不用紧张,你进了城要去哪里呀?”
宋昭昭用力掐了一把大腿,眼中含着泪水,哽咽道:“我……我也不知道,我孤身一人来投奔自己的姨母,但是路上遇到了劫匪,姨母也不知道住在哪里,我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您进了城随便找个地方让我下去就行,不敢劳烦您。”
宋昭昭抽抽嗒嗒地把这段时间的主要经历讲了一遍,惹得老妇人无比心疼。她用帕子帮宋昭昭擦了擦眼泪,“我儿子就在杭州做官,我们一定帮你找到你的姨母。前几日天我去拜佛,大师说我近期会遇上一个有缘人,看来你一定就是我的有缘人了。要是没地儿落脚,你就先跟着我。再说了,你刚刚救了维儿,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呢。”
原来,这老妇人的大儿子就是当今杭州府的刺史刘伯仪,刘老夫人一直吃斋信佛,平日里为人非常和善,是有名的大善人。今日出门是去城外拜访一位隐居的高僧,因为这位大师最不喜欢铺张高调,所以刘老夫人出门只带了几个下人伺候,一路轻车简从。出门时被小孙子看见,闹着非要跟来。刘老夫人最心疼这个小孙子了,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把他一起带上了,万万没想到竟发生了那惊险的一幕。
谈话间,马车已经顺利进了城,停在了一座大宅子门前,门口的一众仆人拥了上来,搀扶老太太的,抱睡梦中的孩子的,收拾东西的。见到突然出现的宋昭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果然训练有素。宋昭昭也不敢多言,恨不得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一路跟着刘老夫人进了内院。
刚进正厅,就有一位衣着华美妇人过来请安。她看上去不到三十出头,面若银盘,体态丰腴,画着端庄的函烟眉,眉心点着荷花样的花钿,一双杏眼流出温柔的水波。深红色的襦裙上交错绣着飞翔式、栖立式的鸟衔花草纹样,衬得女子大方又贵气。这是老太太的大儿媳张氏,也就是那个小男孩儿的母亲。原来这就是大户人家当家主母的风姿啊。
刘老夫人把今天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听得张大娘子心惊肉跳、后怕不已,也对着宋昭昭连连道谢。这时那个名唤采苓的丫鬟来报,郎中请来了。刺史府请上门看病,这位老郎中不敢怠慢,把小男孩从头到尾检查了个遍,没有什么问题,还是不放心,又开了几贴调养的方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