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教语文的孙老师先是满怀深情地读了一遍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接着开始分析诗意。
“从表现技巧上看,诗作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欲收新麦’而不得,与诸孙替老人形成对比,表现出先忧后乐的情感变化;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与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活的喜悦。”
孙老师读得抑扬顿挫,声音婉转,讲解得鞭辟入里,一喜一忧。配合着原诗的意境,杨淘觉得她讲得十分生动,拥有跃然纸上的画面感,不然在一旁的邱宇听到“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一句,也不至于立刻咽了一下口水。
自从上周周末,邱宇照顾了中暑晕倒的杨淘、带她游览水族馆,还让她吃到了正宗的南孟本地菜(虽然大部分都是邱宇自己吃掉的),杨淘对邱宇就已经没那么抗拒了。邱宇身上的一些特征,之前被杨淘默默诟病成“小动物行为”——也就是“巴浦洛夫的狗”的委婉说法,比如不能提食物,一提吃的就巨激动之类的——现在在杨淘眼里看来,已经带上了一丝活泼可爱。最近这段时间赶上中午在食堂吃饭,邱宇黏着杨淘非要坐她旁边也没问题,杨淘还会把自己的饭菜挑一些邱宇喜欢吃的分给她。
“天使!”邱宇的星星眼是如此廉价,一个肉丸子就能轻松换到。同样的可爱,不同的反应。此情此景看在夏贤的眼里却带了点不屑。也难怪,毕竟在杨淘出现之前,夏贤才是邱宇的标配下饭伴侣,是那个二话不说就把一道菜里最精华的部分夹给邱宇的人。
现在坐在邱宇旁边的是杨淘,坐在杨淘对面的是应以昼,自己虽然能对着邱宇,但居然要坐在应以昼旁边。光是想象这个画面,夏贤的鸡皮疙瘩就起了一身。
即使是在学校食堂吃饭这么例行公事的日常,也突然变得充满生气了,至少应以昼和邱宇之间有一种秘而不宣的共识:新鲜血液的加入悄然之间改变了什么。
尤其是当杨淘因为天气好或者心情好而不去揍方月岚的时候,大家还能定定心心地吃一顿“南孟探险社”社饭,应以昼则满脸“朕心甚慰”的平和与释然,不但寻回了全员幽灵状态的社员们,还开始了他的宏图大计。
“邱宇,下午去我那儿拿申请表。”
“什么申请表?”大家基本都吃完了,只有邱宇还在恋战。
“地球科学知识竞赛的报名表,到时候要填一下学校、参赛人的信息。这方面的事就交给你了!”
“哦没问题,包在我身上!”邱宇一点不嫌麻烦,完全当成乐趣,干劲满满。
“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一步,准备一下其他参赛资料。”应以昼起身离席,剩下杨淘、邱宇和夏贤。杨淘准备去校庭散步,在应以昼离开之后不久也起身收拾餐具。
午后正是暑热攀至高峰的时候,操场的地面远远看去蒸腾起一片热气。杨淘离开餐厅,走到自动贩卖机前,易拉罐滚落她刚要弯腰去捡,只听见一声巨响,一只球鞋赫然踹在取物口的挡板处。
杨淘起身看向脚的主人,是之前还在食堂一起吃饭的夏贤。杨淘微皱眉头上下打量夏贤,她对这个人的认知几乎为零: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人鲜少主动提起话头,和邱宇在一起的时候倒是一副每天穷开心的样子;平时冷着一张脸、见到邱宇还有点温度,这样的行为对于杨淘来说透露着一种虚假的味道。她既不想去接触这个人,也不希望他来主动接触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