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大能-第6/7页

加入书签
        “她的心理我这些年也琢磨了,总觉得自己就是个干大事的女人,嫁到我们曹家小门小户的屈才了,让她象其他女人一样,在柴米油盐这些家庭琐事上花工夫就是在藐视她。油坊倒槽了,她没有了施展的舞台,为了继续显摆自己的能耐,就养成了几个非常讨人嫌的乖张毛病:第一是专门替人打谱,谁家娶亲啦,谁家嫁姑娘啦,谁家盖房啦,她总是跑到前头拉狗屎,不请自到,到了场合上就指手划脚,明白人一听就知道她那是胡打谱,只是碍于情面不说破而已,她说她的,人该怎么办还怎么办。第二是爱揭人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还没有件烦心事?她倒好,越是在人多的地方越是兴高采烈地揭别人的疮疤,为这事没少跟人打仗,打仗吃了亏回家就发狠,要学那‘天不怕’让我纠集孩子们去找人家算账,咱本来就理亏嘛,我就不去,她就骂,说嫁到这家来算是倒了血霉,被人欺负了只能象王八脖子一缩。唉,我们家在丹山街这几辈子的人缘算是被这个老娘们踢腾光了。这第三最要命,因为相识的见了她象见到臭狗屎一样躲得远远的,她觉得一肚子能耐没地方展示啊,赶集的时候那些摆摊的贩子可贼了,专拣她爱听的说,冒着天打五雷轰的风险昧着良心硬夸,说她如何会持家,如何会打谱,三言两语就把她哄上了天,然后掏光口袋,该买的不该买的满满地买回来,放在家里等着生虫。这个‘能不够’的诨号就是先从那些贩子嘴里叫响的。”

        曹信玖一想,君子不闻人之过,赶紧转移话题:“前天晚上说登云大侄子去东北了,当时人多,也没细问。咱在家好好的,穷富不说,好歹能吃饱穿暖,为啥去东北啊?”

        “去年登云就十九了,该成亲了,前些年托媒人找了好几家,女方到丹山街一扫听,听说是给‘能不够’当儿媳妇,没有一个添好言的,亲事立马就黄了。这不实在没办法,就托了一个远房亲戚,上东北跟着伐木去了,挣钱多少不管,好歹说下个媳妇。去之前交代了,女方穷富不论、丑俊不论,年龄大点小点都不要紧,只要人心眼好,不瘸不瞎不傻,这个远房亲戚就代表男方家长把这门亲事做成了吧。这孩子忠厚老实能下苦,论说哪家的姑娘跟了他就只有享福的命,只是福薄,摊上了我们这样的爹娘。我也打定主意了,只要他从东北带着家口回来,立马分家,小两口单过。”曹瑾言说着说着眼圈儿红了,定了定神继续道:“老话儿说得好:好母旺三代,劣女毁全家。兄弟你年岁上是很着急,但托媒求亲之前还是要先扫听扫听。”

        “怎么个扫听法?”曹信玖问道。

        “还是听老话儿说的呀,看屋看房梁,娶妻先看丈母娘,说到底是看家风。登云他姥姥就是在家说一不二,但她老人家能当家是因为真有本事。

        当年一场大讼,官司一直打到济南府,几年下来,银子流水介花出去,最后官司赢了,家产却赔了个精光,老太爷扛不住下世了,登云他姥爷是个横竖不撑棍的主儿,放到斤上不成斤,放到两上不成两。这时登云他姥姥挑起大梁,夙兴夜寐、勤俭持家,再次把家里的日子整治得红红火火,可谓‘灰烬之余、白手再造’。

        他姥姥脾气跟她的本事一样,是出了名的,据说胡子都白了,他姥爷在家里一句话说不对付,当着那么多儿孙的面,被老太太喝令当堂下跪,然后揪着胡子训了半天方才罢休。

        可惜的是你嫂子只学了她妈的脾气,没学到她妈的本事。再说了,自从盘古开天地,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各有本分,上下五千年,女皇帝不就出了个武则天,女文人不就出了个李清照?我们不指望能有那旷世奇缘,这样的能女人被我们遇到,只求能找个普普通通的女人,踏踏实实过日子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