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大能-第5/7页

加入书签
        曹瑾言显然胸中郁积已久,今日要一吐胸中块垒,自顾自继续道:“你嫂子娘家家境好,也粗粗认得几个字,当年两家结亲也是看门当户对。谁知过门不多久,她就开始对家里诸般事物指手划脚,总觉得一肚子本事没施展出来。老人一看,既然早晚要分家,那就早分早安稳,于是找了舅舅们和族里几个老人主持分了家。我们分得的是西坡几十亩山坡地和家里的榨油坊,老大分得了北坡的水浇地和老宅。之所以要榨油坊,是因为你二嫂觉得自己会认字,比一般的老娘们强,肯定有本事把油坊经营好。这就是读书的害人处了,真要大字不识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万事听人劝,无非就是一个平常人过平常日子呗。能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那真要破万卷书才行的,最怕的就是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诸葛亮早就把这种人说透了:只会寻章摘句、数黑论黄,下笔空有万言,胸中实无一策。自从分了家,油坊的经营你二嫂就当起了慈禧老佛爷,从进豆子到榨油,再到批发,里里外外一把手,眉毛胡子一把抓,她想得也蛮好,送豆子的货款拖欠着,干活儿的工钱拖欠着,有要货的款到发货,所有的刀柄必须攥在自己手里,好事都是自己的,别人都是傻子。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上三年,客户没了,干活的走了,第四年彻底倒槽关张。”

        “那二嫂做得不对付的时候你也不劝一劝?”

        “这就说到她那两个好朋友了,‘鬼难拿’专替她找情说理,清理不通时‘天不怕’再教她撒泼耍横,真正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时也不是没打过仗,甚至也找了娘家他舅来说和,一概无用,按照他舅的说法就是‘好言难劝该死鬼’,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拿着一个个肉包子打了狗,直到所有的肉包子都耗光为止。”

        “多亏还有那几十亩山坡地垫底。”

        “这几十亩地她也打过主意,说是要卖了,再加上我那些年教书攒的一点积蓄,然后东山再起。当时我放了狠话,再折腾我就休了她,这才刹住了车。这些年四书五经不吃香了,私塾也关了,家里的日子基本上靠这几十亩地收租子过活,都是“人”字号的薄地,收的租子能喝饱黏粥就不错了。有点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儿就指着你那出嫁的大侄女回娘家帮忙。”

        “二嫂这么年轻就做不了针线活儿了?”

        “唉,问题是她从前也不做针线活儿啊。还有一样好处人所不及,就是饭食做得那叫一个难吃,你打听打听,什么时候来客我留过饭?因为实在是没法留。她做饭的出发点从来不是考虑到人的口味,怎么把味道做得好吃,而是怎么省事怎么来,她能把每样食材的缺点发掘得淋漓尽致,羊一定做得膻,鱼一定做得腥,鸡蛋能炒得咬不动,她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草不怕驴叫唤’,说吃不下还是因为不饿。”

        “这些都跟‘能不够’的诨号不沾边啊!”

        “她的心理我这些年也琢磨了,总觉得自己就是个干大事的女人,嫁到我们曹家小门小户的屈才了,让她象其他女人一样,在柴米油盐这些家庭琐事上花工夫就是在藐视她。油坊倒槽了,她没有了施展的舞台,为了继续显摆自己的能耐,就养成了几个非常讨人嫌的乖张毛病:第一是专门替人打谱,谁家娶亲啦,谁家嫁姑娘啦,谁家盖房啦,她总是跑到前头拉狗屎,不请自到,到了场合上就指手划脚,明白人一听就知道她那是胡打谱,只是碍于情面不说破而已,她说她的,人该怎么办还怎么办。第二是爱揭人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还没有件烦心事?她倒好,越是在人多的地方越是兴高采烈地揭别人的疮疤,为这事没少跟人打仗,打仗吃了亏回家就发狠,要学那‘天不怕’让我纠集孩子们去找人家算账,咱本来就理亏嘛,我就不去,她就骂,说嫁到这家来算是倒了血霉,被人欺负了只能象王八脖子一缩。唉,我们家在丹山街这几辈子的人缘算是被这个老娘们踢腾光了。这第三最要命,因为相识的见了她象见到臭狗屎一样躲得远远的,她觉得一肚子能耐没地方展示啊,赶集的时候那些摆摊的贩子可贼了,专拣她爱听的说,冒着天打五雷轰的风险昧着良心硬夸,说她如何会持家,如何会打谱,三言两语就把她哄上了天,然后掏光口袋,该买的不该买的满满地买回来,放在家里等着生虫。这个‘能不够’的诨号就是先从那些贩子嘴里叫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