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释嫌-第5/7页

加入书签
        娘俩简单吃了午饭,商量了下午的行程,主要去上柳庄姥姥家去看望三个舅舅,柳氏特别嘱咐:“这几年多亏了你小舅,家里北洼地这十几亩薄田,天旱干瞪眼,天涝能养鱼,这几年你人在青岛学艺,每到用人时,都是你小舅领着妗子和表弟们过来帮忙,帮种、帮收、帮浇水、帮排涝,苦挣苦熬才把日子过到今天,没有让人看了笑话去,一定要跟小舅多多亲近。”

        曹信玖一一记在心里,又跟柳氏商量道:“我想先把家里整理整理,请两个泥瓦匠整修一下房子,再请两个木匠做做门窗户,只是不知道哪个匠人活儿好人实在。”柳氏道:“对,这是头等正事,家里破屋狼什的,哪家的闺女愿意嫁过来?这些事儿怎么做尽可以问你瑾言哥,这些年他不教书了,但是为人公道,见识多,行事有板眼,四围两庄的有个场面事儿都要找他帮忙打谱。”

        饭后娘俩稍微歇了一会儿,躲开了午后最毒的太阳,曹信玖动身前往上柳庄。两庄相距三四里地,都是平川大道,不一会儿就到了。

        到了上柳庄,熟门熟路来到了舅舅家门口。只见自东到西一拉溜三处宅子,青砖黛瓦,垂柳依依,典型的四合院,四楞八梢、犄角旮旯收拾得干净利索,一看就是勤俭殷实的人家。来到东院大舅柳尚文家,推开虚掩的黑漆大门,绕过花开富贵砖雕照壁,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正在葡萄架下摇椅上午休。

        曹信玖轻轻喊了声:“大舅!”老头缓缓睁开眼:“哎呀!”回身拍了拍旁边的老太:“老妈妈儿,快,丹山大外甥来了,快去知会尚武、尚志!”老太起来揉了揉眼睛:“呀,真是俺那好孩子!”拉着手刚要问寒问暖,大舅道:“哎呀,外甥刚来又不会飞了,待会儿有多少话问不得?快点吧,晚了老二老三他们就下地了。”说话功夫,从南屋出来俩十来岁的小子,柳尚文招招手:“来,来,这是丹山你表叔。”“表叔。”俩孩子规规矩矩叫了,眼神有点生。“去,到后院告诉你们老子娘,丹山表叔来了,今下午不下地了。”孩子们答应着去了。

        不大功夫,二舅柳尚武、三舅柳尚志各领着一大家子过来了,大家相互见过,在葡萄架下沏了茶、开了瓜,曹信玖给孩子们分了糖果,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这样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可有多好!”曹信玖想到自己家的境况,心里有些酸楚。

        聊了几句家常,大舅悄悄问道:“你妈没说跟着一起来?”

        曹信玖摇摇头,大舅叹了口气。

        三舅道:“孩子,我问你句话,你可得跟我说实话。”

        “小舅尽管问就是。”

        “你妈是不是说你在青岛这几年多亏了三舅帮衬,临来时特意嘱咐你多跟三舅亲热亲热?”

        曹信玖低了头,轻声道:“是,我娘是这么说的。”

        三舅转头看了大舅一眼,深深叹了口气:“好孩子,人生在世,不经事,不成立啊。经过这几年,看你出落得这么出息,我们都高兴,你也是大人了,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了。”

        曹信玖用疑问的目光看着三舅,三舅道:“你姥姥生了我们兄妹四个,你妈最小,老生闺女金疙瘩,我们弟兄三个守着这么一个小妹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跌了,从小由着她性子来,到了裹脚的年纪你妈怕疼,姥爷说那就不裹了吧。到了学做针线的年纪,你妈非要跟着上学堂念书,我们也随了她。说起来,你妈也是十里八乡头一个不裹脚、上学堂的女子了。所以你妈从小掐尖要强,性子急,但有一样,营生好,爱干净,家里老老少少都喜欢她、迁就她,唯恐她受了委屈。到了结亲的年纪,多少媒人上门都不中意,问她喜欢啥样的,说喜欢读书的,懂事明理有见识的。等你爷托人来为你爹提亲,才中了意。婚后两口子美满和顺,你爹弃农经商,生意蒸蒸日上,不久又添了个你跟你妹妹,大家伙都跟着欢喜。不想好人没好报,过了几年,你爹在与人合伙时遭了黑文书暗算,吃了大亏,你爹那可是读书一目十行,双手能打算盘的手啊!年轻气盛,一时咽不下这口气,肝火上升,不上一个月肚子象牛一样鼓起来,请医抓药,花光了家里剩下的积蓄,最后,人也没留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