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兵法24篇-第2/3页

加入书签
后世还流传着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其中有四篇已经丢失。史东回想一下再加上自己的总结和增减,挑选了三篇写了下来:

孙武圣人说过,兵者,诡道也!

视听一,视微形,听细声。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怨生不闻,则枉者不得申,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

治军二,夫将者,先定其计,然后乃行。夫兵者,以威武为政。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佑,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治乱三,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身,后理人。

兵法之多,多如牛毛,何止一二三,不可逐一细说。遇事者更应随机应变,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是为诡也!

史东写完,没有上去解说,直接递给了记事,还没到辰时就离开了学宫,又到洛阳城闲逛了。

刚回到小旅馆,史东又被周瑜缠住了,后者说道:“孔明兄弟,能再跟小弟说一说兵法吗?你的三篇兵法在学宫传开后,众人都说孔明兄弟你对兵法还有更多的见解,只是秘而不泄,藏锋敛锐。”

“确实如此,周瑜兄弟你想听吗?我教你啊?但今天我累了,明日吧。”史东说道。

“如此甚好,明日学宫回来后,公瑾恭候兄弟赐教。”

其实史东早就有结交周瑜的私心了,按照史料记载,以后诸葛亮和周瑜会有很多交集,现在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对后面的发展有益处。

第三天,史东和周瑜一起去了学宫。一到学宫就已经有几个人主动上前打招呼了,看来有些人已认同了孔明的才华。

今日的题目是“天下局势”。如今天下大乱,北方以曹魏实力最为强横(曹操此时已为宰相),雄居北方土地,而且具备统一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南方则由刘表和孙权两大势力所控制。

中午刚过,李煜就又匆忙要表现自己,其实他更想的是自己能被曹操看中,效力于曹魏集团,就是后世所说的“站队”。

李煜走到大厅中央,大声说道:“我方魏国正如日中天,曹宰相更是文武兼资。魏国地处中原,为经济之重地,更是拥有军兵百万之众,物资与军事实力傲视南方各国。只要驻守江陵,襄阳,再发军南下,假以时日,必能一统天下。”

史东哪能让李煜得意,何况史东知道最后结果是三国鼎立的局面。

“哈!哈!无知!无耻!”史东站了起来,道:“亮且问你,南方气候闷热潮湿,北方军士惯于干燥平原;南方江河交错,北军不善水战;南方立国已三世,国险民附,沃野千里,民殷国富。论天时,地利,人和,曹魏以何南下?以何统一?”

李煜被反驳得哑口无言,他一心只想依附曹操,并没分析得如此细致,如此深入。

李煜面红耳赤地指着史东说道:“你,你又有何看法?”

“诸位,亮之所见,天下必将三分也!”

说完,史东头也不回,大步走出了学宫。这次他没有去闲逛,而是回到小旅馆。

不一会,周瑜也从学宫回来了,对史东说道:“孔明兄弟,今日你走出学宫后,众人都认同兄弟所说的魏曹南下艰难,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但我觉得都是纸上谈兵。。。”

“学宫之事不提了。公瑾兄弟是否还愿意听我的兵法?”史东打住了周瑜,问道。

“当然,公瑾洗耳恭听。”

史东简单地对周瑜说了一些自己记得的《兵法二十四》,最后着重地说道:“兵法切忌一成不变,要出其不意。还有,情报,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而情报则需要暗语,而我恰好懂得一门暗语,若公瑾兄弟想学,我可授以你。”

“真的?!公瑾千万个愿意,感谢孔明兄弟。”史东在周瑜心中的高大形象又增长了一分。

“那我们开始了!”

“波,泼,摸,佛,得,特,呢,了。。。。。。”

对的,史东把以前小学一年级学的汉语拼音全套教给了周瑜,汉语拼音作为古代的摩斯密码正合适不过了。

半夜,小旅馆内。

“吃人陈,洗衣液谢,富翁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