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語巫師在植物溝通好一會兒後,將來犯敵人的狀況做個大致分析,狼牙哥布林習慣分成小隊伍行軍、奇襲,若發現強敵則聯絡其他隊伍聚集起來作戰,這次也是採用他們慣用的方式。
約六十幾個大哥布林分成六隊,各隊多的有十幾人,少的也有七、八人,其中兩隊人數最多的在前方擔任前鋒,另外四隊則在較後位置散開擔任後衛,形成兩個三角箭陣勢緩緩前行。
由於他們各隊間有相當距離,即使霍恩戰士加上冒險隊員的人數是他們的三倍,也無法直接形成之前探險隊所遭遇的三面合圍陣勢。
做為實際參與過北方戰役的高級軍官,穆以參謀的立場提出了三種編組及對應戰法供領軍者選擇。
第一種是集中全部兵力,攻擊其中一個三角箭,先擊潰這一半兵力,再挾戰勝的氣勢迎擊趕來支援的另一半敵人。
這個辦法能以絕對優勢作戰,但如果另一邊發現戰力差距太大選擇逃脫而非支援同族,那麼頂多只能消滅掉三、四十人。
其實若機動速度勝過對方,直接用多頭並進的方法造成己方兵力是實際數倍的錯覺,接下來只要一路追殺被嚇得潰敗的敵人就好,但從之前的接觸來看,顯然這些掠奪部族更擅長在本地山林中追逐。
第二是分兵兩路,可以直接從左右夾擊,也可以讓其中一路繞到後方進行前後夾擊。
左右夾擊施行起來相對容易些,但在形成合圍前可能讓部份敵人從缺口逃出去。
前後夾擊的話,繞至敵後的那一路行動就很重要,如果被提早識破行蹤,或是太晚到達預定位置,都會讓大部份敵人逃脫。
畢竟就算表面上只有一半人數也比敵人多出五成兵力,若察覺佔不到便宜,那些掠奪部族是不會留在現場硬拼的。
兵分三路同時進擊的話,每一路的總人數和對方總兵力相當,如果他們全部集中往一個方向衝擊的話,那麼也許會被他們突圍成功或重創其中一路的戰士們。
不過以掠奪部族的組織來說這相當困難,因為各小隊的領頭者只是合作狩獵,豈會隨便犧牲自己衝殺出一條血路讓別人逃,相反地,利用其他隊伍苦戰的機會從缺口逃掉要容易的多,內側兩隊尤其可能如此行事。
但是如果將三路中的一路做為誘餌吸引全部的敵人就不同了,如果雙方數量同等,兵員素質、戰鬥經驗、組織配合、武器裝備就成為決定勝敗的因素,在探險隊來到之前,狼牙哥布林於各方面不是佔優勢就是持平,那麼他們便有可能選擇開戰。
只要正面那一路能頂住敵人進攻,直到另外兩路將聚集起來的敵人充份包圍,到時在誘餌後方準備範圍性魔法的兩名魔法師就可以給予重擊,剩下來的就是清掃殘敵了。
對於酋長、巫師和冒險領隊來說,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全殲這些掠奪部族,這對以後雙方的運輸往來是很重要的。
而提出的作戰方略中只有用誘餌吸引住敵人全部兵力才有可能殲滅這批狼牙哥布林,但是風險總是伴隨著收益,這些計畫越能有效消滅敵人變數也越大。
同等兵力面對比霍恩人作戰經驗更豐富、更驍勇的狼牙哥布林,萬一被突破的話整個計畫就全完了。
即使魔法師將魔法提早準備好,在那種彼此交錯的近身纏鬥中根本無法攻擊,只能對後方施放,能夠殺傷的敵人有限,更會激發他們拼命,不但增加傷亡,還可能會被逃掉一些。
兩邊的奇兵提早被發現,同樣無法全殲敵人,但是擔心被發現而緩慢潛行則會拖晚合圍的時間,給正面的隊伍增加壓力,萬一他們頂不住,事情就壞了。
正面誘餌的戰力可以挑選分別裝備盾牌和使用長矛的精銳戰士,只要他們組成防禦隊形,長滿尖刺的烏龜大概連獅子都會覺得棘手。
真正的問題是他們只有一個樹語巫師,兩路奇兵必須確實地瞞過敵人形成包圍又不能行動太慢,那種讓樹木充當耳目的本領就很有用,但是另外一路怎麼辦。
「那麼樹語兄弟的兩名弟子呢?他們會不會這種本事?」諾瓦問道。
老巫師輕輕搖頭說「這種本事要練出成效至少也得花上十幾年,我從少年時就開始修習,到快三十歲才勉強能派上用場,他們還早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