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精是一种先天性生命物质,贮于肾脏和丹田中,由后天精气(所谓水谷之精)补给营养,并不断气化为元,充盈运行于人体血脉经络之中,使人生命力充沛,精神旺健。
如元精由于性生活过度或思虑过度以及其他伤生害身之事而耗损,则会使元虚耗不足,导致羸弱病患甚至夭折早丧。
内丹术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和特殊炼养方法,以人的元精、元和元神为“先天大药”,以人的意念呼吸为“火候”,炼精化,炼化神,炼神还虚,以实现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抱负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
宋代道家典籍《清微丹诀》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保精生气,炼气生神。
形炼其神,则可以留形驻世。而形者神气宅也。是故身安者其精固,精固则气盈,气盈则神全,神全故长生。
若乃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迁,神迁则死矣。故不死者,炼精成气。
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则事毕矣。”
精气神理论是性命双修思想在实践层次上的发展和运用。
在道教内丹家的长期气功炼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所谓“性功”和“命功”,甚至在二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形成以北宋张伯端为首的主张“先命后性”的道教内丹“南宗”,和以金元王重阳开派的宣扬“先性后命”的内丹“北宗”。
南宗主张由生理修炼人手,最后达到心理修炼的功效。
照清代内丹家刘一明的说法,是“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
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干后天中返先天。
还我本来命宝。
命宝到毛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1
同南宗不同,北宗强调性功修炼是内丹的基础和根本,认为不解决人的精神、意识、道德、品行、意志等一系列心性问题,是不能修炼命功的。
因此,以王重阳及他的七个主要弟子为首,主张以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为内丹的首要功夫。
他们引进禅宗“真如本性”的说法,以为人心皆有清净湛然的先天真性,只是一向为妄念的浮云所覆盖,唯有一念不动,返观寂照,方能妄念尽去,内外明彻,顿见本来真性,也就是元性、元神。
只有在此基础上,以元性去寂照炼养丹日之元精元,方可产药炼丹。
王重阳说:“主者是性,宾者是命。
”邱处机则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
”元代牛道淳亦言:“修行之士,必先照心见性。”
这些都反映了北宗在性命问题上与南宗的分歧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如元精由于性生活过度或思虑过度以及其他伤生害身之事而耗损,则会使元虚耗不足,导致羸弱病患甚至夭折早丧。
内丹术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和特殊炼养方法,以人的元精、元和元神为“先天大药”,以人的意念呼吸为“火候”,炼精化,炼化神,炼神还虚,以实现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抱负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
宋代道家典籍《清微丹诀》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保精生气,炼气生神。
形炼其神,则可以留形驻世。而形者神气宅也。是故身安者其精固,精固则气盈,气盈则神全,神全故长生。
若乃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迁,神迁则死矣。故不死者,炼精成气。
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则事毕矣。”
精气神理论是性命双修思想在实践层次上的发展和运用。
在道教内丹家的长期气功炼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所谓“性功”和“命功”,甚至在二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形成以北宋张伯端为首的主张“先命后性”的道教内丹“南宗”,和以金元王重阳开派的宣扬“先性后命”的内丹“北宗”。
南宗主张由生理修炼人手,最后达到心理修炼的功效。
照清代内丹家刘一明的说法,是“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
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干后天中返先天。
还我本来命宝。
命宝到毛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1
同南宗不同,北宗强调性功修炼是内丹的基础和根本,认为不解决人的精神、意识、道德、品行、意志等一系列心性问题,是不能修炼命功的。
因此,以王重阳及他的七个主要弟子为首,主张以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为内丹的首要功夫。
他们引进禅宗“真如本性”的说法,以为人心皆有清净湛然的先天真性,只是一向为妄念的浮云所覆盖,唯有一念不动,返观寂照,方能妄念尽去,内外明彻,顿见本来真性,也就是元性、元神。
只有在此基础上,以元性去寂照炼养丹日之元精元,方可产药炼丹。
王重阳说:“主者是性,宾者是命。
”邱处机则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
”元代牛道淳亦言:“修行之士,必先照心见性。”
这些都反映了北宗在性命问题上与南宗的分歧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