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遇此证,只用姜附汤多服,自然解散。
(元虚而受攻伤正,何必老人,仲景医之圣者,宁不知此?)
阴阳换气
凡伤寒阳证欲作汗,阴证已加灸,真元欲复,与邪气分争,必发寒战,鼻衄昏迷,牙关微紧,四肢微厥,乃阴阳换气也。
一二时辰,自然腋下汗出而愈。
(阴阳换气,即今之所谓战汗,须预告病家,令其不必惊骇,否则阖窒苍惶,谗言蜂起,彼时一剂误投,遂有生死之判。)
伤寒谵语
凡伤寒谵语,属少阴,仲景属阳明误也。阳明内热必发狂,今止谵语,故为少阴。
(仲景皆指神虚,未尝不属少阴也。)
急灸关元三百壮,若灸后,仍不止者死。
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
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
不然恐成虚劳中满。
(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庶几无误。)
劳复伤寒瘥后,饮食起居劳动则复发热。
其候头痛、身热.烦躁,或腹疼,脉浮而紧,此劳复也。
服平胃散、分气丸,汗出而愈。若连服三四次不除者,此元气大虚故也,灸中脘五十壮。
(劳复证仲景数方,用须斟酌,第一须审邪气之有无,辨寒热之多寡,以施治则无误矣。)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宜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
《经》云:热虽甚不死。
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
(热药之过,一凉可解,凉药之误,十热难瘳(chou)。
又积热易解而易治,沉阴难愈而难明,临证之工大宜体认。)
汗后发噫
由于脾肾虚弱,冷气上奔也,服姜附汤,来复汤。
(此症当是发呃,若噫证无死人之理,观后二案可见)治验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太阴证也,最重难治。
为灸命关五十壮、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钟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黄,自汗,亦太阴证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元虚而受攻伤正,何必老人,仲景医之圣者,宁不知此?)
阴阳换气
凡伤寒阳证欲作汗,阴证已加灸,真元欲复,与邪气分争,必发寒战,鼻衄昏迷,牙关微紧,四肢微厥,乃阴阳换气也。
一二时辰,自然腋下汗出而愈。
(阴阳换气,即今之所谓战汗,须预告病家,令其不必惊骇,否则阖窒苍惶,谗言蜂起,彼时一剂误投,遂有生死之判。)
伤寒谵语
凡伤寒谵语,属少阴,仲景属阳明误也。阳明内热必发狂,今止谵语,故为少阴。
(仲景皆指神虚,未尝不属少阴也。)
急灸关元三百壮,若灸后,仍不止者死。
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
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
不然恐成虚劳中满。
(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庶几无误。)
劳复伤寒瘥后,饮食起居劳动则复发热。
其候头痛、身热.烦躁,或腹疼,脉浮而紧,此劳复也。
服平胃散、分气丸,汗出而愈。若连服三四次不除者,此元气大虚故也,灸中脘五十壮。
(劳复证仲景数方,用须斟酌,第一须审邪气之有无,辨寒热之多寡,以施治则无误矣。)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宜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
《经》云:热虽甚不死。
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
(热药之过,一凉可解,凉药之误,十热难瘳(chou)。
又积热易解而易治,沉阴难愈而难明,临证之工大宜体认。)
汗后发噫
由于脾肾虚弱,冷气上奔也,服姜附汤,来复汤。
(此症当是发呃,若噫证无死人之理,观后二案可见)治验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太阴证也,最重难治。
为灸命关五十壮、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钟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黄,自汗,亦太阴证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