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当今医家,祸及子孙甚至灭门绝后,皆学术不精之报也。
(医者观此切须猛省,误用凉药之害真实不爽,予见近代时医专用温平者,或延一息,终见陵替。
专以寒凉攻伐,夭札人命者,诚未见其有后也。)
要知缓急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
(体认病情,而用药缓急合当,乃医家第一要着。)
若急病而用缓药,是养杀人也。
缓病而用急药,是逼杀人也。
庸医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当用何药,概以温平试之。
若缓病尚可,设遇大病则为误不小,故名养杀人。
若缓病投以急药,是欲速其效,殊不知攻急则变生,所谓逼杀人也。
(二者之误,今世医家比比,胆怯者蹈养杀之弊,心粗者逞逼杀之害。
医本生人,乃为杀薮5,悲哉!)
4指燧人氏。sui(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5soua、(形声。从艸,数声。
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
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薮,大泽也。
——《说文》b、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山薮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
余观京师名医吕实者,亦熟此法,但不早用,惟先用温平药调治,及至危笃,方议灼艾丹附等事,多不效,乃曰:此天命也。
殊不知救挽已迟,藏气败绝,虽灵丹妙药,无能为矣。
余亲见彼治一伤寒第五日,昏睡谵语,六脉洪大,以为胃中有热,以承气下之,四更即死矣。
六脉之大,非洪也,乃阳气将脱,故见此耳。
治以下药,更虚其阴,则阳无所附而死速矣。
若先于脐下灸三百壮,固住脾肾之气,内服保元丹、敛阳丹,一饮姜附汤,过三日,自然汗出而愈。余治一伤寒,亦昏睡妄语,六脉弦大。
余曰脉大而昏睡,定非实热,乃脉随气奔也,强为之治。
(先生真仁人也,强治之心,余颇有之,第以人不我信,且又碍于言讷而不肯为,究非真行仁术之人,常以此自愧。)
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病人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疼,灸至三鼓,病人开眼,思饮食,令服姜附汤。
至三日后,方得元气来复,大汗而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医者观此切须猛省,误用凉药之害真实不爽,予见近代时医专用温平者,或延一息,终见陵替。
专以寒凉攻伐,夭札人命者,诚未见其有后也。)
要知缓急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
(体认病情,而用药缓急合当,乃医家第一要着。)
若急病而用缓药,是养杀人也。
缓病而用急药,是逼杀人也。
庸医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当用何药,概以温平试之。
若缓病尚可,设遇大病则为误不小,故名养杀人。
若缓病投以急药,是欲速其效,殊不知攻急则变生,所谓逼杀人也。
(二者之误,今世医家比比,胆怯者蹈养杀之弊,心粗者逞逼杀之害。
医本生人,乃为杀薮5,悲哉!)
4指燧人氏。sui(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5soua、(形声。从艸,数声。
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
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薮,大泽也。
——《说文》b、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山薮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
余观京师名医吕实者,亦熟此法,但不早用,惟先用温平药调治,及至危笃,方议灼艾丹附等事,多不效,乃曰:此天命也。
殊不知救挽已迟,藏气败绝,虽灵丹妙药,无能为矣。
余亲见彼治一伤寒第五日,昏睡谵语,六脉洪大,以为胃中有热,以承气下之,四更即死矣。
六脉之大,非洪也,乃阳气将脱,故见此耳。
治以下药,更虚其阴,则阳无所附而死速矣。
若先于脐下灸三百壮,固住脾肾之气,内服保元丹、敛阳丹,一饮姜附汤,过三日,自然汗出而愈。余治一伤寒,亦昏睡妄语,六脉弦大。
余曰脉大而昏睡,定非实热,乃脉随气奔也,强为之治。
(先生真仁人也,强治之心,余颇有之,第以人不我信,且又碍于言讷而不肯为,究非真行仁术之人,常以此自愧。)
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病人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疼,灸至三鼓,病人开眼,思饮食,令服姜附汤。
至三日后,方得元气来复,大汗而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