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
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
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
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1止,通“只”,下同。
以。
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故《素问》云,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命丹、延寿丹,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
六十三时,因忧怒,忽见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
命门各五百壮。
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
乃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笺寿算更如何。
(先生三法实为保命之要诀,然上策人多畏惧而不肯行;中策古今痛扫,视为险途;若下策用之早而得其当,亦可十救其五。予遵行厉年,不无有效、有否。
效则人云偶中,否则谗谤蜂起,此非姜附之过,乃予热肠之所招也。吾徒不可以此而退缩不前,视人之将死可救而莫之救也。
大病宜灸
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故也。
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伤寒、疽疮、劳瘵(zhài)、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等证。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
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
补接真气,即此法也。
若去风邪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己,仲景毁灸法云: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津,血难复也。
余观亘古迄今,何尝有灸伤筋骨而死者!彼盖不知灸法之妙故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
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
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1止,通“只”,下同。
以。
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故《素问》云,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命丹、延寿丹,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
六十三时,因忧怒,忽见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
命门各五百壮。
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
乃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笺寿算更如何。
(先生三法实为保命之要诀,然上策人多畏惧而不肯行;中策古今痛扫,视为险途;若下策用之早而得其当,亦可十救其五。予遵行厉年,不无有效、有否。
效则人云偶中,否则谗谤蜂起,此非姜附之过,乃予热肠之所招也。吾徒不可以此而退缩不前,视人之将死可救而莫之救也。
大病宜灸
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故也。
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伤寒、疽疮、劳瘵(zhài)、中风、肿胀、泄泻、久痢、喉痹、小儿急慢惊风、痘疹黑陷等证。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
又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
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
补接真气,即此法也。
若去风邪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己,仲景毁灸法云: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津,血难复也。
余观亘古迄今,何尝有灸伤筋骨而死者!彼盖不知灸法之妙故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