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手术进行时

加入书签


手术一开始,林墨并没有立马拿起手术刀,而是接过器械护士递来的注射器,在王建国右侧额颞叶手术切口标记附近的皮下组织推了一针,以达到头皮局部浸润麻醉的目的。

注射器里装着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肾上腺素的混合液。

这是局部麻醉药与少量肾上腺素配伍的经典组合。

如此组合,好处多多,既能收缩局部血管,延缓局麻药的吸收,预防患者因血管内局麻药浓度骤然升高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降低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又能延长神经阻滞的作用时间,完善神经深层的阻滞,让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更长。

待注射完毕,林墨放下注射器,右手拿起手术刀,沿着标记线从前额区开始切开,深至帽状腱膜,左手则拿着止血纱布,沿着切口擦拭止血,同时清理手术视野,直到颞区为止。

“头皮夹!”林墨伸手向器械护士询问。

头皮夹全名为无菌头皮夹,表面光滑,无锋棱、毛刺,有良好的弹性和牢固性及生物学性能,差不多指甲盖大小,有些像缩小版的发卡,专门夹在切开的头皮上止血,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需要用配套的头皮夹钳进行安装和拆卸。

头皮夹的止血效果显而易见。

林墨每在王建国右侧前额区皮肤切口上安装一个头皮夹,手术术野便清晰一分。

不过数分钟,林墨便安装好十多个白色头皮夹。

“骨膜剥离子!”

待止前额区止血完毕,林墨左手用骨膜剥离子抬起帽状腱膜,右手则捏紧手术刀,半搭在骨膜剥离子上,沿着标记线弧形向颞区切开头皮,直至标记线末端。

恰在此时,手术术野中有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血管正在搏动。

林墨有心考一考自己的第二助手,一边继续下刀,一边询问道:“杨天舟!这是哪根血管?它的走行和分布如何?”

“是右侧颞浅动脉!它在右侧外耳门的前方上行,越颧弓的根部至额部皮下,分支分布于腮腺和额、颞、顶部的软组织。”杨天舟略一思索,突然意识到现在主刀医生正在解剖患者右侧颞区,也就是太阳穴附近,这里出现的血管应该就是右侧颞浅动脉,随即便将自己脑海中相关的知识说了出来。

这个刚来不久的住院医师,基础知识也还算扎实!

林墨听完,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随后解释:“没错!正是右侧颞浅动脉!一般我们在进行颞区手术时,都会注意保留颞浅动脉,尽量不去伤害它。因为颞浅动脉是头皮的主要供血动脉,它一旦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患者术后头皮切口的恢复速度。”

说完这话,林墨又迅速在王建国颞区头皮切口两边安装了十二个白色头皮夹。

随后,他拿起手术刀,开始剥离头皮。

这些剥离后的头皮被称为皮瓣。

皮瓣剥离后,手术术野中出血量明显增加,泛红,林墨一边用止血纱布卷置于皮瓣下止血,一边吩咐两位助手牵拉皮瓣。

“徐硕!杨天舟!你俩固定好鱼钩!用4根!”

鱼钩,全名鱼钩状弹性牵开器,可用于牵开皮肤、肌肉或硬脑膜瓣,一端固定在手术铺巾上,另一端钩在皮瓣上即可达到牵开效果。

此刻,林墨正是要借助鱼钩将皮瓣自颞浅筋膜向上翻起,固定,以显露下层的脂肪垫,方便接下来切开深层筋膜。

如此一番操作后,手术术野再次变得清洁,

干净。

林墨见此,立马左手捉电刀,右手捏吸引器,迅速切开深层筋膜。

刹那间,手术术野中冒起一阵若有若无的白色烟雾,带着淡淡的烤肉香味。

林墨很清楚,这些白色烟雾主要成分是电刀高温烧灼导致组织黏膜破裂进而不完全燃烧蛋白质及体液产生的混合物,其中夹杂着细胞组织碎片和其他多种有害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的效应,是每一个外科医生都必须要面对的潜在致癌物。

林墨直接无视空气中的烤肉香味,继续用电刀切割深层筋膜,直到颞肌前部的脂肪垫为止。

此刻,林墨又想考一考第二助手,便出声询问:“杨天舟!颞肌的切割需要注意什么?”

“要留肌肉附着点,便于关颅缝合颞肌时充分固定。尽量减少电灼,避免损伤肌肉底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并最大限度降低颞肌萎缩和外观畸形的风险。最好用止血钳,手术刀刀柄,手指或骨膜剥离子等对颞肌进行钝性分离。”杨天舟满脸笃定,显然对自己的回答胸有成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