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日记写于2022年6月14日上午,上班时间摸鱼写就。用于记录我这渴望改变却又惯性懒惰的一天。
将懒惰标为惯性,应该是一种潜意识中的逃避行为,是在给自己拖延时间找理由。
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点,但还是想通过语言对其进行一番修饰。这是我假装努力或者骗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我不清楚这个地方用什么词形容会更好一些,拖延症、怠惰或者说我的劣根性?
今早刚醒的时候,我躺在床上打开格志日记,准备编撰我的每日任务。快完成的时候顺手点开了这款软件的名言库。
其中有一条,非常的打动我,这也是我下定决心开这篇日记的引子和日记的叙述准则。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其实我对于这句话并不是很认同,我认为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而且在我了解的历史中,过于刚硬直接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但这种思想真的是我的思想吗?
是不是我在浏览历史和小说的时候被灌输的思想,我总是喜欢在人前装作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但我知道我不是。
我所掌握或者说了解的知识是很琐碎的,不成体系的,甚至都不一定对,毕竟它们的来源是那样的杂乱,有小说、有课本、有公众号或者抖音知乎什么的,其中像我这样滥竽充数的人不在少数。
我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奈何经常没有面子,出于对面子的渴求,我经常会做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事情。
比如:在一些严肃的场合,谎报一些东西。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初三的时候,那一天的数学课上,班主任统计父母服兵役情况。
那时的我虽然对父亲的具体经历不是很了解,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父亲没有当过兵。但我在看到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上台登记后,我还是心动了。
当时我坐在最后一排,第一是因为我长得高,第二呢,则是成绩很差。从我的座位走到讲台前,大约有**米的距离,当时的我以为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同学们的关注。
于是,我心动了,我也行动了。
顶着老师奇怪的目光走到了讲台前,拿起笔要在记录表上写上我父亲的名字。
我的父亲是一个资历较深而且能力很强的物理老师,应该是我们那所中学最好的了,不夸张,而且在那年,他因为所带班级高考成绩优异,成功升任我们中学的副校长,主抓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刚上任的副校长,他的经历其实是比较清晰的,尤其是对于同事们而言。毕竟上任前是要进行候选人公示的,我父亲有没有服过兵役,我的班主任可谓一清二楚。
而我当时的行为,想必在她眼中一定很可笑吧。
特别是在她按住那张表格,板着脸审视我的时候,她会怎么想呢?困惑,觉得我可能是没听清。
但当我看着她回答是,确定的表明我父亲就是当过兵服过兵役的时候,她松开了手。当时的我以为她是不清楚我父亲的经历,半信半疑;现在的话,那种表情明显是在思考我的动机,她应该是觉得我在捣乱。
更深一点,她可能想到了我渴望关注,所以没有当场拆穿我,或者,她觉得公示中的经历有隐瞒,我说的是对的,但她不想在这个场合说出来。
最后一点,可能是我多想,但凡是认识我的人,
没有一个不觉得我想得过多的。这是一种精神内耗,而我深陷其中。
今年我三十岁了,明天就是我的三十岁生日。
蹉跎到现在,我无数次的反思自己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它本应该更好的。
之前的我,将问题归结于我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过度专注于批评教育,生怕孩子骄傲的教育认知再加上就读于父母所在学校,所导致的那种无处不在的监控环境,使我变成了这样一个,日常行事谨小慎微遭遇大事却又鲁莽冲动的性格;表面的自大实则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别人对我的不良评价就像刀子一样,深深地刻进我的身体。由此引发的诸多如不敢展示自己以至于自我介绍过于局促、不敢和女性说话,于是故意装酷、独处时的自言自言,偶尔冒出的可怕想法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