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瓤皮、肥牛麻酱面-第2/5页

加入书签
        在方言中,那种平底盘子被称为“锣锣”。

        用刷子给“锣锣”内表面,刷上一层油,倒入面糊,轻轻摇晃,使它匀散在盘底。

        锅开后,把它放在翻涌的水花上飘着,盖好锅盖,蒸半盏茶的功夫。

        待盘子里鼓起大气泡后,用夹子钳住边缘,放进凉水里冰镇,锅里再加入另外一只“锣锣”热蒸。

        揭瓤皮前,还要再刷一层油。

        瓤皮跟凉皮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没有经过洗面,还同样软和劲道,口感滑顺。

        揭瓤皮这步最考验手法。稍不留神,就会破烂。

        天热,不止外边拉磨的满头汗,她这个在热水边熏着的也是汗流浃背。

        忙活许久,才把面糊全部蒸好。

        顾知栀拿着料碗,去外边舀够需要的芝麻酱,回到小厨房。

        用开水把碗里的芝麻酱卸开,加酱油、香醋、蒜水、食盐和香油调和。

        让切成条段的瓤皮和丝状的黄瓜条在料水中沐浴。

        最后,加入油泼辣子搅匀,红彤彤的色彩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激起食客对美味的向往。

        石磨停滞时间长,容易堵住磨盘。云澈几人只能轮流就餐。

        从井里打出来的水,冰冰凉凉,能缓解身上的热气。

        顾知栀在院子里的矮桌边,支了一把摊贩用的伞。

        伞面下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这方阴凉让人舒服多了。

        云澈瞅着碗里的“面条”,像好奇宝宝似得,用筷子挑(逗)滑溜溜的瓤皮。

        “这是什么面?”

        顾知栀语气里透着小得意,“这不是面,叫瓤皮,是特殊加工的面制品。”

        云澈试探着挟起一根,眼眸中忽地染上欢喜。

        瓤皮厚实而绵软,劲道而爽口。

        酸辣的料汁就着弹滑的口感在口腔迸发。

        油泼辣子虽然辣得人发热,但瓤皮是凉的主食。那份火意在烈日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反而,辣子的醇香和瓤皮的腻滑在脑海中回荡,挥之不去。

        独有的、淳朴的麦香,红艳艳、香而不辣的红油,简单朴素的食材碰撞出口感丰富的美味。

        云澈吃光两大碗后,摸摸肚子,心满意足加入“拉磨”大队,继续干活。

        芝麻酱那边用瓦罐接着,磨出来的芝麻酱不需要二次加工。

        香油不同,先用敞口木桶接着的仅仅是“一次产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