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谁说我们只有八百人-第2/3页

加入书签
    高适已经五十三岁了,他年轻的时候,身处开元盛世,曾和李白一起相约做大鹏。

    但是蹉跎岁月,前半生凄风苦雨,无人问津,只有一个哥舒翰赏识提拔。

    然而哥舒翰被俘虏了。

    被安禄山俘虏,就和死了差不多。

    没有了哥舒翰,他以后怎么为国效忠?

    含元殿出来后,高适就窝在租下的小破屋里,端着杯酒准备提前祭奠哥舒翰,也祭奠自己死去的前程与壮年。

    以后的岁月,大概如同行尸走肉吧?

    三杯酒还没喝完,门外就响起一阵急雨般的马蹄声,有人哐哐哐的砸门。

    自李太白去襄阳之后,已经没有人会这么砸门了。

    高适开门,便看见了建宁王李倓。

    他身后是列阵驻足的八百骑兵。

    “殿下……”

    谷雨也不啰嗦,直接问道:“你跟不跟我走?”

    此言一出,一股热血直冲高适额头。

    他恨不得当即长啸。

    不过张了张嘴,没有长啸出来。

    “殿下,臣已经五十三岁了,依旧是寂寂无名的小吏,出了城,又能做什么?”

    谷雨站在那里,双目如电,整个人如同烈焰,语气也充满康慨激昂:“我听过你的诗,十年前你跟董大仔睢阳一别,你说过什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可这十年来,你的名字丢进大唐的万里江山,毫无动静,。你高适不该蹉跎一生,大唐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大唐。”

    他顿了顿,拍了拍高适的肩膀:“跟我走,咱们一起澄清玉宇,我带你名重天下!”

    高适蹉跎岁月五十年,早已经成为官场老油子。这种康慨激昂的话听了不少,以前觉得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

    而现在这位王爷,也不过十八岁,平生没带过兵,说这番话就更虚。

    画饼充饥,好歹你能嘴角生口水。

    可是这位王爷的年龄,只让人觉得不过是一番笑谈。

    但是高适不一样。

    他看到了谷雨眼里的光和火!

    似乎对面站着的不是十八岁的建宁王,而是十八岁的大唐秦王,太宗文皇帝。

    一刹那间,他勐地扔掉手中的酒杯,。拱手下拜:“臣高适,愿随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殿下这般知臣,臣死了也值得!”

    谷雨哈哈大笑:“高先生你放心,本王不会让你去死,也不会让我们这八百人去死!更不会让大唐去死!”

    高适简单的收拾了一下,骑上了一匹战马,和八百骑兵一起,随谷雨踏过延兴门就要出长安,李亨已经带人在城外的青龙寺等着。

    李俶没有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李亨看见下马拜别的三儿子,叹了一口气:“俶儿,你这是何必呢,你这是何必呢?”

    谷雨笑道:“父王,读了这么多年书,又在禁军练了这么多年武,总不能一计不施,一箭不放,就弃城弃民,咱们是太宗皇帝的子孙,岂能学齐王李元吉的做派?”

    李亨脸上一滞。

    感觉三子李倓在骂他,再骂皇爷爷。

    可是他没有证据。

    谷雨接着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叛军奔来,有的事需要在前面做,有的事需要在后面做,父王和大王兄要保护陛下,儿臣也要出城迎战,保护陛下。咱们做的是同样的事情。”

    听了这话,李亨面色稍霁,拍拍谷雨的肩,说:“这几年你成长的很好,每每出言必有中的,倒是不知道你这些年,胸中还藏了这么一股英雄气。但英雄气不是要你逞英雄,数十万大军的战场上八百人不过是哨骑,你一旦探知叛军动向,能及时回禀,那就是翼护长安的大功,你懂不懂?”

    谷雨笑了笑,拱手道:“父王,保重。”

    这是要分别了。

    李亨立刻双目通红,眼泪流出,语言哽咽:“倓儿,你也保重。”

    好一个父慈子孝,涕泣出征的场面。

    六月的风在长安延兴门外吹得格外焦灼,高适望着太子离开的背影,微微叹了一口气:“殿下,你其实不打算后退的。”

    谷雨失笑,上马回头,看着高适说:“天下事不进则退,有人只想着退,我也不想拦着,但后退是没法救万民于水火的。我们只能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