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小马到场

加入书签


        在农庄的日子每天都是非常充实,阿威眼看着自己的农庄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原先的装修工程都已经进入了尾声,三合院的停车棚和马棚已经做好,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儿童滑梯和秋千架都已经进入了调试阶段,农庄里面幽静怡人的地方也都摆上了石桌和石凳,并且上方利用树木的支撑都拉起了造型别致的顶棚。

        今天农庄有两个重要角色到场,就是以前说过的果下马,是一对小可爱,并且按照阿威的要求,饲养公司派了个技术员过来知道如何饲养马匹,为此阿威还多付出三千大洋。

        “爸爸,真的有小马要来吗?”女儿萱萱等着漆黑明亮的眼睛看着爸爸兴奋的问到。

        “当然咯宝贝,爸爸早就在一个月前就下订单了,他们那边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呢。考虑到小马刚来这边可能会吃不惯我们的东西,我们还让他们带了不少原来喂养小马的食物,到了我们这里再慢慢的添加农庄里的东西。到时候你和弟弟可要好好带它们哦。”阿威笑着对女儿说。

        “我们会好好照顾它们的,爸爸,小马们几岁啊?有名字吗?”儿子晨晨严肃的保证着。看着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阿威笑了。

        果下马是罕见的马匹,因身材矮小,骑着它能穿行于果树下,因此得名“果下马”。这种马,毛褐色,高约三尺,长三尺七寸,体重只有一百多斤,但可拉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斤重的货物。它性勤劳,不惜力、健行且善走滑坡,适合多雨的南方驾役。可称得上动物进化史上的罕见现象。  据《罗定志》记载,“果下马,出德庆之泷水者”,“乘之可于果树下行”;“有种马中偶然产之,不可多得,故其价甚贵”。

        果下马是源自我国西南地区本土马种,是中国最早被驯化的马种之一。早至商代的墓穴和西周的车马坑就出土有果下马的骸骨,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此后在四川、广西等地的地方志中,零星有果下马的记载:“成都府出小驷,以其便于难路,号为蜀马。”“罗定产小马,仅高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一名果骝。”。相关记载一直持续到现代,其种群也一直繁衍至今。解放后,广西德保地区成为首先对果下马进行保护性养殖的地区,东亚诸国矮马多从此地引种,成为仅次于英国谢特兰矮马的第二大矮马源流。除广西外,中国其它地区也有自己的果下马品种,比如四川安宁果下马、云南马关矮马、陕西宁强矮马、江苏汉宫矮马,不过都没有德保果下马的血统普及。

        中国北方古代也有矮马起源,根据三国志记载,古代生活在山东和辽宁的濊族人也饲养矮马,并以此为贡品进贡中国。濊族有一部分融入了百济,这成为果下马韩国起源说的由来。不过,北方的矮种马没有大规模种群保留,所以并未延续至今。现代韩国的矮种马系近代从中国广西引种的,并且混合其它马种的血统,称为“汉拿马”。果下马的保种点有多处,即广西德保,总数在千匹左右,在江苏沛县也有一处汉宫矮马保种基地。中国矮马最大的特点是耐力强。体重80公斤的人,骑上果下马也可以走路。

        2014年初,济州被指定为韩国首个马产业特区,赛马公园正是专门为保护“果下马”而建。血统纯正的“果下马”还被登记在册,并植入芯片,随时跟踪观察,专门用于培育赛马。每逢周五和周日,济州赛马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赛马比赛。  [1]

        另外,英国设特兰矮马体型有侏儒表现,而果下马体小,体型比例正常。果下马优美的体形,极佳的耐力表现获得了全世界的赏识。在果下马被发现之后,德、日等国矮马界要求引种,邀请参加世界马匹展览会。当时由于中国疫情不公开,政府重视保护,不准外流,我们失去了机遇。但现在,果下马的保种工作乃在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