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张正汶-第3/3页

加入书签
三是让父母亲开心,看看外面的世界。母亲是纯正的庄户人家,在我当兵之前,从未离开过南定老家。我兄弟二人当兵后,母亲第一次出远门,到徐州和枣庄看望弟弟和我。母亲很开心,为儿子能够保家卫国而自豪。提干后,为让母亲开眼界,我曾两次接母亲到部队见世面。回家后,母亲经常给乡亲们讲部队的故事。她再三嘱托我们听党的话,好好干,有国才有家。七十年代,物资匮乏,除了定期给父母寄款,补贴家用外,我还经常寄一些紧俏的物资给父母。有一次给父母及岳母家各寄了两斤白糖,母亲收到后,高兴的拿着一斤糖去给岳母家。岳母说:“也寄给我两斤呢!正准备送给你一斤呢!”

接母亲到张店来过元宵节。八十年代,张店元宵节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十分热闹。那时,搀扶着母亲看那些五彩缤纷的花灯,看那些兴高采烈的人群,母亲非常开心,直讲社会主义好,共产***的好。给母亲拿着随时坐的板凳,看到母亲发自内心的笑容,我真是高兴得热泪盈眶,发自内心地说,陪伴父母度过幸福的晚年真好啊!母亲八十二岁去世后,总觉得她走得太早,没有享受到我们对她更多的孝道。我常常在想,如果母亲还在那有多好。在母亲去世的五年间,每当回家上坟,我都回忆起母亲的音容笑貌,回忆起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景,回忆起母亲留给我们的做人的朴实话语,桩桩心事浮上心头,我都抑制不住大哭一场,方能控制感情去上坟。

四是经常同父母亲交流,解决父母的孤独感和后顾之忧,让父母放心。儿子就是父母亲的靠山,就是父母亲的银行。小时候父母亲给孩子压岁钱,父母老了,我们就给父母压岁钱,让他们开心高兴。七十年代,父母亲还住在破旧的老宅子里,为了改善父母的住房条件,我积极支持父母翻盖新房,并勤俭节约,历尽所能,给父母寄钱贴补,看到父母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母亲有时流露出对晚年生活的担忧,我就对母亲开玩笑地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天天都能见阳光。你儿子多,就是只剩我一个,也保你晚年把福享,何况哥弟都一样的心思呀!”母亲听后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在父亲85岁寿辰时,书法界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同志都挥毫泼墨表示祝贺,陈雨萌老先生还为二老写下了:“心地善良宜福寿,精神爽朗自康宁。”在慈母八十寿辰时,回想起母亲勤俭持家,育树成林,为培育我们费尽心神,儿孙们铭心功德,难报此恩,我欣然命笔赋诗一首以表心愿:“慈母心善寿八旬,子孙同瞻宝婺春。燕翼瓜瓞皆甲弟,四代斑衣难报恩。“

大孝无疆,内涵深远,孝顺不仅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父母亲的精神需求。俗语讲,顺者为孝,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愿办,让父母高兴,让父母心安,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父母叫办,马上去办,认真办好,不留遗憾。

谨以此文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愿父母还健在的读者朋友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陪伴父母度过幸福愉快的晚年。孝是不能等的,父母百年以后想尽孝道,一切皆晚。

2017年1月9日(许长富王明光荐)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