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封禁妖魂-第4/7页

加入书签
        因为是大晴天的缘故,这里的天空湛蓝透亮,云朵在大山的映衬下显得特别低沉。听出租司机说前些天这里都在下雨,所以还是很感谢老天的眷顾。

        吊脚楼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民居,在这些木质建筑里,依然能感受到当地人生活的悠然。清澈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而横跨河水的5座风雨桥则是人们用以遮风挡雨,相互来往的重要建筑。

        孙雨莺还记得路线,在临近西江千户苗寨不远的山坳里,找到了“草鬼婆”的家。准确的说,是一座木质的斜坡吊脚楼,孙雨莺去叩门,才发现上了锁,打听了一下邻居,说草鬼婆去山里采中药去了,要过些时候才能回来,只有耐心的等。

        孙雨莺看着锁就笑了,说,这把锁拿到长青古玩市场,能换200匹绢,我细细一看,不免粲然,这是一把该进博物馆的青铜制成三簧锁,钥匙仿佛像个直角鱼钩,比起绳结锁、木闩强不了多少,

        草鬼婆自己住的斜坡吊脚楼,三层的四榀三间结构。一般底层用于存放关养家禽与牲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我们等了有一个多小时,才看到草鬼婆从山道上姗姗而来,近前才看到,草鬼婆有70岁了,满头银发,佝偻着身躯,背着一个采药的大竹篓,里面盛着不知名的花和草根、树皮。草鬼婆一眼就认出了给她苗王随身玉佩的人,满是褶皱的脸上顿时漾开了笑容,放下竹篓,热情招呼我们上楼歇息。

        二楼满是竹子制品,有竹桌、竹凳、竹床,摆放的也不杂乱,还有银手镯、头饰等银制品,这里有不少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草鬼婆给我们泡上上等的贡茶,她仍然以为孙雨莺是苗王的后裔,所以显得毕恭毕敬,孙雨莺把带来的上好绢布送给她,竟然也不敢接受,再三推辞,直到孙雨莺显得不高兴了,这才小心翼翼的收下。

        孙雨莺先感谢她上次赠的药丸,让被救治的小姑娘恢复了健康,草鬼婆虽然耳背,但还是听懂了孙雨莺的话,插话说:“这娃子的事耽搁不得,晚上两天娃子的心肝就被蛊虫吃没了,我这药是百治百灵的。”

        草鬼婆以为孙雨莺还是来取药丸的,就问中了蛊毒的人现在是什么情况,是男的还是女的,孙雨莺告诉她,这次是有个猴子的鬼魂把人缠上了,孙雨莺苗语可能讲的不太好,只好用手比划着说,最后草鬼婆连连点头,说她已经听明白了。她自有办法驱鬼和封禁鬼魂。

        苗族人口中没有“神”这个词,只有“鬼”,所以苗族人把祭神说为祭鬼。在大自然的万物中有山鬼、水井鬼、树鬼、雷鬼、灶鬼、河鬼、岩鬼等,在苗族人的准宗教意识中“树大有神,石大有鬼”,不可轻视。

        苗人分族分的细,有族长,峒长之分。其中最让人感到害怕的是蛊苗。也是后人一直传说的下蛊人。

        传说一直有误,并非所有苗人,都会下蛊,只有蛊苗一族,才精通蛊的运用。蛊族的族长,也没有谁敢得罪,蛊族的苗女,最好也不要乱惹。她们热情似火,如果你不想玩真的,就不要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