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博文自中了进士后,在京城又有贵人相助置了宅院,马上又要娶贵女,真是一朝得意马蹄疾,从一贫如洗之家到未来京官,中间的诸多辛苦筹谋便只有沈博文自己懂了。
诸事落定,只待未来丈人那里传来好消息了。如此一来,沈博文便加紧与京中士子、官员的交往,也时常去李家听未来丈人的指导。
只是,青阳县的陈氏仍在盼着沈博文考取了功名后尽快回乡成亲,也屡屡来信催促,自从得知沈母被接去了京城,陈家到底是有些坐不住了。过不多久,陈氏便传信来告知沈博文,她已平安生下两人的孩子,还是龙凤胎!写信来就是让沈博文取名。
这下沈博文心里便又多了些衡量,毕竟是自己亲生儿子、女儿,想来母亲应该很乐知此事。从信中得知,陈氏央了父兄来京探望他,只是这事可不能在这节骨眼上被捅出来,不然之前那些筹谋便要付诸流水,还要招致李家厌恶。便连忙写信安抚陈氏,给儿子取名沈越,女儿取名沈琦,另外说明自己在京城颇为艰难,还未能打开局面,希望陈氏再多等些时日,待事态稳定,必回去风光娶她过门。针对沈母来京照顾家宅之事也做了相应解释。其中甜言蜜语,拳拳之言自是毫不吝惜。陈氏见信自是深信不疑且不提。
沈博文在京城催促李大人去多方走动,只道是想尽快娶月娘过门。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力尤是不凡。
谁知多方走动下,李大人耗尽人脉关系最后只给他谋了个九品的国子监录事。少卿虽有实权,但在京城这种随便一板砖都能砸出几个品级不低的官员的地方却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官。
而且沈博文只是新科进士,之前盯上的那个七品之缺不过是略有些许机会,但是京官空缺自有许多人盯着,最后争不过在京里根深树大的人家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不过沈博文也不泄气,自是收拾好心情去上任了,毕竟国子监也是个好去处。他心中有些沟壑,自然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此事体一定,亲事便被提上了日程。
只是还没到娶亲的大好日子,李少卿却落了马。
原是李少卿上峰是朝内的外戚柳家一派的,正好被清流的首傅许相一派抓住了把柄。
柳家旁系有一纨绔当街强抢民女,还惹出了人命,受害人家不是升斗小民,家里也有些门道。因此柳家旁系的这个纨绔便被人告到了京兆尹。因柳家势大,京兆尹府尹不敢擅专,便将案子转到了大理寺,大理寺是柳家的地盘,寺卿周韦乃是柳国公的门生,自然抬抬手轻轻放过了。此事被探查了出来,被许相当成攻讦柳家的利器,连翻发动己方人手上奏。最后靖安帝下旨着三司严查,还翻出了许多大理寺官官相护、收受贿赂的旧案,其中不乏人命大案,因此大理寺一干官员全被下了大狱,李少卿自然也不例外。
正好靖安帝也有心想动柳家,便重罚了几个贼首,大理寺寺卿、少卿等人全部判了秋后处斩,家产充公,家人更是被连坐,成年男子皆判流徙三千里,女子充入教坊司,其余涉案人员也都比往常重罚了几分。
李家因此一朝倒塌,李夫人不久后就病死了,家中只有一个独女李月儿已订亲,根据本朝祸不及出嫁女的惯例,只要李月儿与沈博文婚约仍在,便不用被拘去教坊司那等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