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 在两张床中间-第2/13页

加入书签
        奥尔脸没有任何反应,把谷杭按回椅子上。这时他们俩听到隔壁在敲船舱,而后传来了“大半夜的吵死啦,安静点”的警告声。谷杭胆子比较小,立马把声音降低了,也不那么活跃了。

        “你必须承认。”谷杭开始心平气和地说话,“如果我没被退学,我肯定成绩比你好。”

        奥尔良笑着点点头。每次谷杭讽刺奥尔良,奥尔良都会非常绅士地化解掉。这已经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种很平常的互动了。完颜谷杭也是命苦。谷杭的母亲是清国辽阳人,她父亲在广州经商,遇到了她母亲,后来两人就结婚了。谷杭的父亲经营的是银矿产业,惨啊,太惨了。谷杭父亲是英国人,在苏格兰北部拥有一座银矿场,在纽约的阿巴拉契亚山区也有一座银矿场。有两座银矿场可以说是相当有钱了。而且,苏格兰的那座银矿场离阿伯丁很近,而纽约的那个矿场离纽约也很近,这就方便了谷杭父亲在北大西洋之间的贸易,童年对于谷杭来说,是快乐而富有的。但是毕竟,自从明朝以来,中西之间的白银之争就没有停过。中方的白银价值一直保持在西方白银价值的05倍左右。同样的一两银子,到了清国就不值钱了。后来到了1840年,那个时候谷杭的父亲才20多岁,刚刚继承了银矿场,还以为2100万元的赔款会让银矿产业大受冲击,没想到,银矿场的生意不减反增。结婚之后,有了谷杭,日子也过得挺好的,由于太爱自己的妻子,还让谷杭跟了妻子的姓。但是等到谷杭10岁那年,一切都变了。谷杭的父亲也终于明白,真正能让清国把那些白银吐出来的,不是赔款,而是通商。大量的白银通过贸易活动从清国流向北大西洋市场,欧美的白银开始跌价。谷杭家里,不久便入不敷出了。再加上1857年刚刚发生过一次金融危机,行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1864年谷杭上大一的时候,家里其实已经是破产的边缘了。而与此同时,同行的某些银矿场场主,开始插手皇家矿业学院的运作。虽然学院里的老师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只要花钱花得足够,总是有办法的——阻碍谷杭完成学业的办法。如果谷杭家的矿场没有得到新工艺的渠道,生产技术无法提高,再过几年就一定能破产。只要谷杭上不了学,就大功告成了。1865年,在那几位银矿场场主的运作下,谷杭就被勒令退学了。谷杭的父亲,当时已经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快被同行弄死了。于是他就把两个银矿场的全部产业卖了出去,拿着钱去柏林谋生。当时谷杭也已经被退学了,一家三口就去了柏林。在柏林经营得不太好,于是之后又去了巴黎。1868年谷杭一家三口到了美国纽约,在卡耐基钢铁厂谋到了工作。而且谷杭那么聪明,数学能力那么强,立刻被卡耐基先生看中了,在工厂里地位很重,不过赚得还是比较少。但是他们也很幸运,1866年的时候,英国又一次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比前几次的都要猛烈,欺负谷杭一家的那几个银矿场全都倒闭了,谷杭一家因为提前变现走人,反倒是逃过了一劫。

        “现在做什么呢?”谷杭想着。

        这时,奥尔良把煤油灯灭了,说:“如果洛克菲勒先生知道我们大半夜还在点灯,他一定特别高兴。”

        “不聊天了吗?”谷杭问他。

        “你听窗外的雨声,”奥尔良走到舷窗前,“大风大雨,这样的风暴果然是气势磅礴。”

        谷杭撇了撇嘴:“这倒的确能让我安静下来。我记得小时候,一旦外面下雨,矿道变得湿滑泥泞,大家就都不用上班了,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

        “哪里更美呢?在你心里?是阿巴拉契亚山,还是北苏格兰高地。”奥尔良问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