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成鸳鸯,再得瑞兆五-第2/4页

加入书签
    德安点头,又与瑞安一道转头去看了看为求早些了了政事,早些去看媚娘而急赶奏疏的李治,正被王德软硬兼施地劝着停一停,喝口茶水润一润嗓子,免得起了暑火的样子,不由悄声问道:

    “对了,武姐姐今日找主上,怕还是有些别的事罢?”

    瑞安这才敛了笑容,点了点头,将媚娘的心思,说与德安听,又道:

    “哥哥,此番姐姐这等心思虽好,可只怕主上还是会顾及姐姐眼下安养之事,多半是不愿叫许王殿下出千秋殿的。

    还得你与师傅多少从旁劝着些呢!

    毕竟这事儿拖长了,日后主上总是会后悔的。”

    德安想了一想,倒也点头道:

    “到底还是武姐姐想得周到……

    说一千,道一万,主上眼下虽说是强硬着心思,去治理这前朝后宫之事。

    可其实他却是个最心软的……

    所以若说起来,许王殿下之事若是拖得太久,多半也会叫主上心疚……

    嗯,我知道了。这事儿就交给我来办便是。

    说起来前些日子许王殿下不得入弘文馆之事,主上也是心疼了好久的,所以此番若是有武姐姐与咱们劝着,主上必然是要将许王殿下好生安置的。

    不过……

    这事儿到底也是大事,论起来,多少还是找个前朝大臣提一提台面儿上的比较好。

    武姐姐可安排了?”

    瑞安笑嘻嘻道:

    “说起来,昨夜里武姐姐便念着了,说是不日里,可要去见一见那狄仁杰狄大人……

    哥哥你说,若是狄大人知道此事,会如何做态呢?”

    德安想了一想,却点头喜道:

    “武姐姐办事越发得当了!

    可不是么?

    眼下毕竟元舅公初才与氏族一系因着杞王入嗣一事抬起来,所以正是紧张之事。

    许王出千秋殿这等事,若搁在平时倒也无妨,可如今若是元舅公他们那些重臣一提,那便成了国之要政,只怕立时便会引起千秋万春二殿与前朝氏族一系官员们的戒备与怀疑,甚至是极力反对。

    倒是若有眼下位封尚微,却颇受元舅公等重臣器重的狄大人一提……

    至时为了许王殿下,为了大唐江山,再者说到底,元舅公对狄大人也是极为上心的……

    那许王殿下之事,必然是顺水推舟而成了。

    到时便是千秋万春二殿,或是氏族一系的官员知晓,想必也是只以为狄大人生性求公求办,所以才提之议之。

    而元舅公他们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在那些氏族一系的人眼里,顶多就是元舅公心疼甥孙不得良教,可又不愿为这等小事正面与氏族为难,所以才借着狄大人之口提出来……

    如此一来,那王仁祐虽说名义上是氏族之首,可到底也是有些私心的——

    他必然会借此良机,力助许王出千秋殿,以图削弱自己女儿在宫中的一大阻力萧淑妃之势……

    如此一来氏族中人必然有番内斗,而许王殿下也得出生天,更将元舅公与关陇诸臣与氏族一系近日来益发紧张的态势一做纾缓……

    好!

    果然是好计!

    武姐姐如此行事,当真可说是深思熟虑了!”

    瑞安点头一笑,却不多言语。

    永徽元年七月二十。

    朝后。

    太极宫。

    左延明门小阁楼。

    百官休洽之处。

    自李唐开朝之时起,不知什么时候,这左右二道延明门小阁楼,便成了关陇、氏族二系各自据阀之地。

    是以当朝官员,一朝初见之时,多半都会问上一句:

    却不知君入何门?

    一旦问得入左延明门,那便是关陇一系。

    入右延明门,自然是氏族一派。

    如此一番打听之后,才决定是否要结交深交,眼下,已是唐之官场上的习风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入不得左延明门,也入不得右延明门的。

    像这样的官员,比如日渐受宠的中书舍人李义府等人,基本都是出身平民,在朝中无路无靠的下位官僚。

    自然,都是渴盼着一朝能得入二门之一,以求上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