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韩拔注人。
四.中山国
1.赵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先后平定三胡,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二郡。
2.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
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
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
3.赵武灵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4.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5.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於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五.燕国:
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又攻燕拔中阳。
2.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一说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一说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鄙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běi jīng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3.公元前250年,假相国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都。
4.公元前243年,赵将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5.公元前242年,燕军十万犯赵,庞锾率军抵之。于常山东垣,深沟高垒以待燕军。此战中,赵兵多用强弓劲弩shè燕,其伤亡甚重。无论攻城战、野战燕军皆不利。后撤,遭遇李牧军。又撤,遇庞锾军,战大败。此战杀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
6.公元前236年,赵攻燕,拔狸、阳城。
7.赵悼襄王时,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
六.匈奴:
1.赵武灵王“胡服骑shè”后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先后平定三胡,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二郡。
2.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军大败东胡取欧代地。
3.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匈奴,斩杀匈奴10余万骑兵。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境sāo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后,按边防需要调整官吏,使适于战备;将地方收入用为军费,改善官兵生活;加强训练,“rì习骑shè”,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烽火报jǐng、通讯联络设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并派出大批谍报人员,深入边外,以及时掌握匈奴动态。在作战上,改变以往敌军来犯即出军迎击战法,采用坚壁自守,示弱避战,养jīng蓄锐,伺机反击的作战方针。发现匈奴军队,即退入营寨城堡,坚壁清野避免接战。匈奴骑兵既无攻坚兵器及手段,又难掠到牲畜食粮,每次均毫无所获,被迫退去。如此数年边境地区损失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四.中山国
1.赵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先后平定三胡,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二郡。
2.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
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
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
3.赵武灵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4.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5.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於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五.燕国:
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又攻燕拔中阳。
2.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一说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一说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鄙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běi jīng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3.公元前250年,假相国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都。
4.公元前243年,赵将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5.公元前242年,燕军十万犯赵,庞锾率军抵之。于常山东垣,深沟高垒以待燕军。此战中,赵兵多用强弓劲弩shè燕,其伤亡甚重。无论攻城战、野战燕军皆不利。后撤,遭遇李牧军。又撤,遇庞锾军,战大败。此战杀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
6.公元前236年,赵攻燕,拔狸、阳城。
7.赵悼襄王时,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
六.匈奴:
1.赵武灵王“胡服骑shè”后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先后平定三胡,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二郡。
2.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军大败东胡取欧代地。
3.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匈奴,斩杀匈奴10余万骑兵。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境sāo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后,按边防需要调整官吏,使适于战备;将地方收入用为军费,改善官兵生活;加强训练,“rì习骑shè”,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烽火报jǐng、通讯联络设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并派出大批谍报人员,深入边外,以及时掌握匈奴动态。在作战上,改变以往敌军来犯即出军迎击战法,采用坚壁自守,示弱避战,养jīng蓄锐,伺机反击的作战方针。发现匈奴军队,即退入营寨城堡,坚壁清野避免接战。匈奴骑兵既无攻坚兵器及手段,又难掠到牲畜食粮,每次均毫无所获,被迫退去。如此数年边境地区损失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