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二十九章 乱起(3)-第3/14页

加入书签
    而他的儿子廖广被我以收购药材的商人身份接触之后,发现其子早就对自身的处境表示不满了。在廖广看来,父亲学富五车,蜀国不用,那就去他处谋事,却如何被当做刑徒,在山林中困守到死。我探得廖广之意后,便出言说到,假使有机会让汝父子不居蜀国,出往魏、吴,则尔等何如?

    廖广便说到,那是他朝思暮想的事情,出了蜀国以他父子之才又如何能不被重用,所以我便跟廖广留了消息。说到我在吴国有些人脉,如果廖广想逃出蜀国,我倒可派人助之。廖广得此言大喜,约定若能逃出蜀国,必还此脱身大恩。于是我便与其约定,我回吴为他张罗此事,下次就会带人,让其一家逃出蜀国。因为此事所以我耽搁了行程,不过有此大才,我觉得不虚此行”。

    黄寻听完了徐大的讲述后,对徐大发现廖立一事也是大为高兴。的确在黄寻的记忆中廖立是个人才,以后肯定要将廖立收为麾下,但是现在还是先把吕隆嫁女之事先搞定再说。

    当下黄寻告诉徐大这些时日以来发生的种种事情,如平定士徽之乱还有自己在高凉与钱博的对谈等。谈到自己为了拉拢钱博而提出吕隆与钱博联姻之事,后又看到吕隆不愿行此事,故又献上偷梁换柱之计,让吕隆找到侍女替嫁,现在自己正是为此事发愁。

    徐大听完黄寻的讲述后,对黄寻说道:“远达,此事你已陷入泥淖之中矣,你作为提议之人撮合钱博与吕隆联姻是为了对付士规。但是吕隆士族出身本就看不起钱博,所以吕隆接受了你偷梁换柱之计。但是若此计被钱氏看破,不仅此事落空。吕隆还会背上一个无信无义,为了利益而践踏名声的口实。到时候你作为提议者势必被吕隆所恨,此是化亲为仇之举。而钱讽得知是你出的主意也必不肯罢休,定会投靠士规与你作对,你这事处理不好是得罪两方,两头都没有缓和之计啊”。

    黄寻本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所以当吕隆说这是家事让黄寻不要插手时,黄寻觉得心中不安。这时听到徐大的分析,方才觉知自己这是在玩火啊。此事若平安成功,没有露馅,那自然是万事大吉。但是若被捅破,黄寻是引火烧身,好不容易与吕隆发展的交情,以及在交州作战的功劳都会因此事而一扫而空。黄寻自己的名声也会受污,被人笑为施计不成,反为所噬。对于黄寻的发展是个大大的打击。黄寻自己也明白此事的重要性,所以才对吕隆挑选代嫁之女如此上心。但是今天被徐大说得清清楚楚后,黄寻就更担心了。

    黄寻理清楚思绪之后,急忙问道:“徐大哥之言令我茅塞顿开,但是我已做下此事,吕隆也决定选女代嫁,如之奈何”?

    徐大说道:“此事不难,吕隆不是说有三个选择吗。我们只要跟其中一个打上交道,并跟这家主人和女儿说清其中的好处和利益,但不要让人觉得是我们刻意的,而要人家主动前来请求我们帮忙。这样这家主人与女儿知道前因后果还会为保守自己的利益而配合吕隆行事。如此,此事可安矣”。

    “听徐大哥之言,看来已有明确人选了吧”。

    徐大回道:“我觉得那吕隆小妾吴氏之叔父最为合适。其一既然甘为小妾就说明吴氏家世不彰,其叔父想必也不是个有能耐的人。而钱博制霸高凉一地,若是将女儿嫁给钱讽,想必其叔父也是愿意的。其二虽然嫁给钱讽,但是却是以吕隆女儿的身份嫁过去。其叔父凭借此事自然就与吕隆攀上了关系,我女儿替你女儿出嫁,那你怎么也不能亏待我吧。只要此人喜爱钱财,就必不会错失此等良机。我们只要向他透露此事,他定会想法子去影响吕隆,让他女儿代嫁”。

    黄寻听到徐大三言两语就把这一大难题解决了,也是心中慰怀。随即马上行动起来准备与吴氏的叔父沟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