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二十九章 乱起(3)-第2/14页

加入书签
    黄寻听到吾彦的话,回想到自己初起兵之时,那时自己什么都不懂,的确是徐大为自己出谋划策。现在徐大离开一段时日,自己还真发现没有徐大的确不行。同时黄寻也意识到自己缺少一个跟自己商量出主意的人。随着自己升为校尉,军事编制规模扩大,的确需要一个文职人员帮自己参赞军机,制定计划,不然光靠自己的脑力是不行的。

    以前这个位置有徐大,所以黄寻还没感觉到有什么问题。但自从徐大走后,自己从建安来到交州参与平叛,的确全程是靠自己的脑力完成了平叛之事。黄寻意识到自己要招募一个参谋来为自己分担之后,就决定等交州战事结束之后,就到长沙去拜访太守谢景,谢景乃是舅舅孙泰的幕僚,虽然如今舅舅不在这个世界了,但是黄寻还是决定腆着脸去谢景那里要人,看看能淘到什么人才为自己所用。黄寻定下了下步的计划之后,于是休整一番,等待徐大等人归来。

    过了六日,徐大等人回来了。黄寻连忙去迎接,说起来徐大从建安离开算起已经有九个月了。所以黄寻也迫不及待想听听徐大为自己带来了什么消息。

    徐大与黄寻来至黄寻主营后,徐大当即开口说道:“此次我前去蜀国召集以前的老兄弟,其中有一伙人在蜀中汶山郡占山为山大王,我向他们告知了远达重新建军之事,希望他们能跟我一起来扶助远达,可是这伙人却不想再从军颠沛。其中有一些人在当年朱然接管军队时,是逃出去的,有朱然的通缉令在身,所以不敢再回吴国。我见他们坚持不愿,也知道不能强迫。但是这伙人却说,虽然他们不想回吴,但是他们的后辈子侄未被朱然通缉,所以有两个不甘做贼的年轻后生愿意加入我们做番事业。其中一人还告诉我一个消息,所以我本来是想回来却临时改变了想法,又去办了一件事情”。

    黄寻听到徐大说起这次招募无效果后,是有些失望的,毕竟自己手下有本事的人如赵达、吾彦等都是舅父孙泰的旧人,黄寻当然还想再得人才,但是徐大却说又有事耽搁了,黄寻就来了兴趣,是什么事让徐大改变了行程。

    黄寻当即问道:“徐大哥,你我患难之交,就别卖关子了,快点告诉我吧”。

    徐大见黄寻耐不住了,也压下挑弄黄寻的心思。徐大的确是想逗下黄寻的,毕竟黄寻如今已经二十一岁,自徐大跟黄寻打拼建军以来已过去了五年。徐大犹记得当初在竹林中那个慷慨激词的十七岁少年,所以一下玩心促起,就卖起了关子,而黄寻的反应也让徐大满意,黄寻并没有因为地位的上升而产生怠慢之心,对自己仍然如初见之时。

    想到这里徐大甚是开心,一来自己见证了一个十七岁少年投军,一步一步凭战功升到校尉之职。二来高兴黄寻虽处高位,但没有失了最初的理想和抱负,还是那个当初慷慨激词的十七岁少年。

    想到这里,徐大收起玩心,郑重说道:“原来那个后生告诉我汶山郡有一大才,早年本是蜀国高官,后因得罪权贵,被流放到此处以务农为生。我得到此消息后,觉得远达之大业正是用人之时,有如此大才隐匿在此,我岂能错过。所以我马上命后生带路,前去查探此人。

    我查探出此人原来名叫廖立,的确有才,曾得刘备夸奖。但因为人狂放不羁,得罪权贵,因而被贬流放。我查探清楚后,又去摸排看守之兵,发现看守之兵甚少,基本上是县城的衙役。所以我觉得此人有很大可能可以救出蜀国,来为我们的大业效力。只是此人毕竟是大才又性情狂直,若是我强行施救,他肯定不会领情,所以我决定接近他的儿子,试图从他儿子这里打开突破口。

    而他的儿子廖广被我以收购药材的商人身份接触之后,发现其子早就对自身的处境表示不满了。在廖广看来,父亲学富五车,蜀国不用,那就去他处谋事,却如何被当做刑徒,在山林中困守到死。我探得廖广之意后,便出言说到,假使有机会让汝父子不居蜀国,出往魏、吴,则尔等何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