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腊八粥

加入书签


  提了个空保温桶,孙若涵悠闲的站在福德桥上。

  不过若是环顾四周,人群排着长长的队伍,接踵摩肩的环境无论如何也和悠闲扯不上关系。他这神情倒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如果说一句‘心远地自偏’或许有些做作,不过他心里确实没有太多焦躁。

  现在时间是凌晨四点多,寒冬时节天还没擦亮,往日的这个时刻他都还在睡梦中,所以偶尔看一看新鲜的景色倒是有些别样的感受。尚未被朝阳撕开的夜幕下,无论是黑暗中隐隐正在沉睡的古城的景色,还是空气中属于夜晚特有的清新,都让他有些别样的感受。

  诗人、画家、作曲家,这些灵感的创作者常常都需要某一刻触及心灵的感动,传闻班得瑞乐团常常半年、一年的投身森林,只为创作出某张专辑。而若要将厨师类比于此,恐怕会让人耻笑,只觉得是沽名钓誉、故作清高,不过对于孙若涵来说,以这些意境和滋味确实可以融入自己的菜肴中。

  说到底,厨师又何尝不是创作者呢。视觉、听觉的歌舞和诗曲是高雅艺术,又为何偏偏贬低嗅觉和味觉的享受?厨师同样可以作诗、作画,只是以另一种艺术手段来呈现而已。

  话说回来,孙若涵也做不到像其他艺术家那样的地步,半年、一年的与大自然为伍,今天会站在这里排队的初衷也和艺术毫无关系。

  今天是腊八。在福德桥上排起长龙的队伍,都是来西园领取腊八粥的市民。

  腊八粥不难做,若是自己亲手烹制,比起寺庙里的大锅饭,孙若涵可以轻易做的更美味地多,但西园的腊八粥毕竟是一种习俗——碧君家的习俗。她母亲信奉这些,平时家里也会念念佛,所以年年都会来领粥,而往年排队的都是碧君的工作。

  即使将那消失的十年计算在内,这也是孙若涵第一次亲自来西园领粥。曾经的他哪怕是婚后,也总是认为自己有更重要的工作,挤着时间提升厨艺、参加各种大赛和活动,哪有时间在意这种‘小事’。

  这次他自告奋勇的领取了任务,一则是介于类似补偿的心理,毕竟现在想来亏欠碧君的实在太多。另外,他本人也对这些他曾经轻视的‘小事’有了些兴趣。一件件都经历一些,也未必不能让自己更充实一些。

  现在觉得确实也不错。难得早点起来,并没有让他有睡眠不足的困扰,反而是夜空微凉的空气更让人神清气爽一些。倒是有点想要哼首歌了。

  “哼哼,哼哼哼哼……”

  “带走,一盏渔火……心情不错啊。排队很久了吧?”

  “你怎么来了?”之前有些走神,突兀的看见碧君出现,还将自己哼的歌唱了出来,让孙若涵有些惊讶,“病刚好,怎么不多休息一下?”

  “没事,都休息了三天了,早就好透了。给,出门在隔壁‘姚记’买的豆浆和大饼油条,早餐还没吃吧?豆浆也不知道你喜欢咸的还是甜的,我喜欢甜的,咸豆浆就给你了。”

  碧君家离阊门不远,阊门边的姚记豆浆也算是知名的老字号。

  “姚记的豆浆,当然是咸的好。”

  “嗯?甜的好!”

  这么说就是咸甜之战了,不过两人也只是开玩笑。

  都以为苏州人喜欢甜的,其实要单论豆浆的话,喜欢咸豆浆的也不在少数。甜豆浆只是加了糖,咸豆浆可不是加盐,而是用榨菜、油条丁、大蒜、酱油等等调制,还辅以油渣、虾皮等配料,工序要复杂得多。甜豆浆好做,咸豆浆要做的出彩就麻烦一些了。

  大饼夹着油条,一口就一口豆浆。果然,无论餐饮变的多复杂,这样的早餐永远不会过时。

  “快放粥了吧?往年都是六点。”

  “嗯。”孙若涵看了看手表,时间确实差不多了。不知不觉,等了快两个小时。刚刚还有些阴冷的,喝了豆浆又暖和了起来。

  “垃圾给我,我去扔一下。”

  碧君说着拿走了空杯和纸袋,走向了桥边的垃圾桶。并没有什么亲密的动作,只是寻常不过的互动,却让孙若涵有些心动。人和人的感情从来没有轰轰烈烈,相爱也好、破裂也好,都只是平常点点滴滴的凝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