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神(1)-第3/5页

加入书签
        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道德维持者的神的话,那毫无疑问,我们拥有美好德行的话,就会拥有神所赋予的伟大力量了。

        在实际生活中,有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以及国家的支持引导,毫无疑问,道德是很有益的。

        你如果是个道德模范了,不仅能收获内心的满足,在一个向上向善的社会里甚至还有机率收获名望与财富。

        但我们不能因为在我们的实践上这样想是有益的,从而就证明这种东西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按照康德那种想法去找神的话,实际上维系这种道德不至崩塌的,应当是执政者。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那种意义上的神吗?

        显然不是。

        所以道德维系者这种观念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它听起来很美好。

        …………

        喷完上面的东西后,其实这会我也在想:如果真的有神的话,我该怎么证明它呢?

        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就想过,但没有答案。

        直到今天,我看着书,试图理解并解析西田几多郎的那篇作为实在的神的时候,我突想到了一句以前看过的话:人心的无限自在的活动,就证明了神本身。

        这话为什么会让我记得很清楚呢?

        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从外界的事实来寻求神,神就不免总是假定的,所以你只能把它作为一个很唯心的概念去思考探讨。

        如果有对佛经有点了解的人可能这时候会想起来一句话,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道理跟这也是差不多的。

        其实这话还是跟之前那种试图在因果律内去证明什么的想法差不多,就是说人无法理解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所以你就没办法去证明神。

        但这话也有个好处就是说,它直接不再试图用一个框架去框住并证明,它直接认定你思考关于神,关于这世界时的一切想法,就是神。

        …………

        大家要认识一个东西,必定先从实体慢慢抽象出概念,然后再返回实体。

        而要可认知的,其实大多有一个形状,也就是所谓的它自身存在的边界。这个形状,既可以是概念上的东西,比如你说一个馒头,虽然你手里没有馒头,但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因为它早已经在概念中被划定了边界。

        这个形状,也可以是实际物理意义上的形状,长宽高体积面积等。比如一个没见过的建筑材料,你不知道它叫什么,但你能亲眼看到它,知道它长得像块大砖头,那你就是认知到了它的一部分。

        与此对应的,可认知的神的形状是什么?

        必定得有一个可想的形态立住,人们才能去类比着理解某些想法。

        我自己倒没本事写些那么高深而简练的话,所以我再从书里搬过来一句话,一句很绕的话:凡是能指明肯定的东西,能够捉摸的东西,就不是神,神是一切的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