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真相大白-第3/4页

加入书签
        无颜再见知音;

        终日惶惶无计,

        唯以书札寄君。

        娇娘曰:“轻荷点水,弱絮飞廉。拜月庭前,懒对东西听杜鹃;画眉窗前,强消长昼刺鸳鸯。可怜薄命家人,恼煞多情才子。一番信到,一番使人倍支吾;几度诗来,几度令人添寂寞······”此分明道破我的心事。念念不忘,眷眷思恋,献于君前,聊充起首之文引。

        与兄相好一年有二,往来书信无法确记;虽则是狂言乱语,信手沾来,然无心者毕竟事不成,隔竹窥隙,足可见其原委。然,即使今朝,兄还不知妹之行藏,妹却自知兄之底细。究其原因:一者,兄风流有余,诡秘不足,敦厚处世,轻信于人;二者,妹生性奸诈,故布机关,使兄限于迷惘,不能自拔。今,小妹奉书一简,剖腹明心,献于兄前,以消罪愆:

        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丽:女,生于一九六三年古腊月二十日,计年二十二春,响当当的贫农出身。体高一米六五,貌颇似妆后的韩月乔,性如飘忽无常之神女。出世与父相尅竟迫其于当年秋季投身于淘淘大河,燕尔辞世。此罪,虽身死九遭,皆不能消其半,乃平生最大之心疾也。后随母适从异姓金家叔父,取名“丹丹”,自号“山花”。养父念先君友情,怜母之薄命,悯女之孤零,尚将一颗金子赤心掏于吾身。使余得到庇佑,未经丧父之凄苦,获童心之温情。六九年入学,上了一季预备班,中途学半年补充教材,缠绵往复,高中毕业于八0年夏月。初,自知罪孽深重,唯恐复得不孝之名,再沦苦海,不敢步月攀桂,致落拓还乡。后,堪怜自身无能,亦无一可心之事所做,时村医外调,药店关门,疾者担忧,病者落泪。余心中思想,以己现时之陋才,充此任许是绰绰有余,便央及老父,打通关节,八二年复读卫校。学习二年,艺成后承包大队药房。一来春花恼人,精神无所寄托;二来学业有限,未免力不从心;失误结交李姓,差点失身他人。犹如三九天兜头倾下冰凉水,把一丝勃勃兴、熊熊心浇了个灰飞烟灭,转瞬间即赴爪哇国。经此折腾,使人大彻大悟。世情险恶,人心唯唯之说示为处世警钟。一腔春心亦付之东流,唯有死水相伴。发誓此身不嫁,做“百年传说金牡丹”第二。谁料金童却又早至,击起一洼死水,温暖一颗冰心······卫校结业,放下破天胆,打开保健站的门。其已闭户两年,无人问津,室内蛛网密布,鼠土堆积如山,药品混装,有的过期,有的被虫蛀空,皆被尘土掩盖,令人寒心作呕。光清理,花去一日时间。后经父亲提议,搬进自家小房,搭上全家积蓄,择吉日良辰,宣告开业。

        常言说:计划不如变化,甚为在理。一月忙碌,工程圆满。看着自己的杰作,自诩万事皆备,调整精力,即可投入工作,品尝胜利果实。孰料,一上岗就遇一大难题:山村柴禾方便,患者喜欢用中药,而我只攻西医,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只是略知皮毛,至于基本功,向药性、汤头、脉诀亦是十知其一。书店买回的一大堆中医典籍,越读越乱,理不清头绪,急需名师指点。便处处留心,四下打探,众口铄金,皆谓下仁村魏医,医术精湛,医德最佳。行医二十余年,足迹踏遍方圆百里之外,口碑第一。便突发投师异想,趁春节空闲,行程百余里,找上门去。

        我虽然刚接触社会,生活阅历浅薄,可人情世故却多少熟知一点。为免吃闭门羹,不使人难堪,想先行摸清家底,再投其所好,渐渐熟识,转入正题······因此,我没有冒失登门,找到一位好心的老阿姨,三言两语,即被顺上。言谈之中,问到此为何?我说请魏大夫,给家人看个老病。不知他有无空闲,肯不肯去?她说,若论起魏大夫,全村数他最忙,没一刻消闲日子。他最大特点就是勤快,只要有人上门,无论病轻病重,路途远近,从不推辞,即使逢年过节也不例外。不过,这几年倒好些,他家大儿子艺已学成,据说比老的手段还强,远路上的病,都是他出马。听到这里,来时的勃勃兴消失大半。想不到他有如此一个亲生嫡传弟子,要是女的,老的拜师,小的结拜,多少还有些希望。家有儿子坐堂,就有诸多不便,魏大夫避嫌也不可能答应。思考一夜,渐渐打消投师的念头。临走之时,心有不甘,既然辛辛苦苦来了一趟,总得见识一下。经她指点,来到你家门前,瞥见一人,便摄去人三魂七魄,怔怔发呆,直至消失,方才醒神。细一打听,却原来是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