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师徒徒师C-第2/2页

加入书签
        “《涅槃经》言: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所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名第一义空。’

        《金刚经》又谓: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此经更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可是行者,我还是于实相不甚了了,音讯渺茫!”

        “惠明师父,《金刚经》不是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薅多罗三藐三菩提’通幽教法吗?”

        慧能想想又进一步相引。

        “我虽知之,却不能悟之。一切都镜花水月,总感觉隔了一层……”

        ~~是啊,面对生活道理、生命真谛,人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知之,却不能成为生命不可分割融入百年身心,之中不仅完全两重天地,且更难轻易幡然的吧?因为,那知那悟还真有根本不同……

        当然了,佛门中人于诸法实相真正了然在机缘未达之前,亦在路上而已。只有些人不像惠明师父那样坦诚、那样认真、那样执着罢了,所以才有其如此极意参寻,才有人不愿与之深究因由了......况人即便有悟,不仅还有一个层次境界问题,且那一心一念冷暖微妙,或也没几人能言之凿凿更道之分明的吧?

        其中一切一切,是不是不仅有待机缘,也在内里自知,更在受用实际……若从这个角度来讲,那禅坐止观专1之境于佛门中人,或许还真就殊胜因缘了。

        惠明师父坐禅精进,若能于中一念清净……

        想到这里,慧能片刻凝神,然后对禅师言到:

        “惠明师父,现时已近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说一偈,你禅坐时慢慢参悟,看能不能对识心见性稍有助力?”

        禅师听了,双眼大瞪,楞愣之后,即刻起身恭敬施礼:

        “请行者为我开示。”

        慧能随之起身回礼之后便一字一句了: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行者……”

        ~~“惠明师弟……”

        正这时,提前赶了回来已在门口静听了一小会儿的智先禅师不得不进屋打断了。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