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藩(四)-第2/4页

加入书签
  为了迷惑敌人,李定囯下令,全军换上“袁”字旗,伪装成在外就粮回来的袁军士卒。犍为守军被蒙蔽,居然未派一兵一卒阻拦。

  大军来到江边,在早已等候多时的嘉定百姓接应下,渡过江去。

  看着无数百姓,划着小舟、竹筏,接引大军过江,李定国感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人诚不我欺!”

  龙游城南门守将黄三郎,是跟随袁韬多年的老土匪。

  坐在城墙上剔着牙花上的肉,津津有味地回味。

  前几年跟着袁大哥,日子过得苦。被官兵剿得东躲西藏,没吃没穿,老弟兄们饿死、冻死无数。

  夺了嘉定后,弟兄们才算过上了好日子,人人都发了点小财。身份高的,还娶了婆娘。

  自己也得了个婆娘,只是这婆娘没花银子,是抢来的。

  袁大帅打听到城里有几家富商,让自己扮作贼寇去抢劫。原本是要得了财帛后,全部灭口。不料其中有个小娘,容貌甚美。自己一时不忍下手,索性抢来做了婆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该为老黄家留个后了。

  黄三郎正想着,忽然前方烟尘滚滚。

  “不好,有军队过来了,快关城门”。

  积年老匪,警惕性还是比较高的。

  “咯吱,咯吱”,沉重的城门关了一半,关不动了。

  “怎么回事?”

  “当家的,城里张大掌柜的商队,有辆大车把城门顶住了,关不上”。

  黄三郎下城一看,见张奎的车队正巧要出城,有辆大车好巧不巧地正顶着城门口。

  “姓张的,快把车挪开,不然宰了汝”。

  “好大的口气,爷爷先超度了汝!”

  话音刚落,王会的刀到了。好快的刀!疾如风,一刀劈作两半。

  两百精锐犹如下山猛虎,出其不意,杀散城门守军,打开城门。

  “杀!杀!杀!”

  明军杀入城去,袁军措手不及,乱成一团。

  袁韬大惊,明军怎么进的城,前面的犍为城为什么不报警?

  慌乱之下,集合了几千人马,还欲顽抗。忽报东、西、南三门俱已失守,知不可为,由北门夺门而去。

  逃出城外,收拢败兵,尚有万余。正待喘一口气,忽听马蹄声声,大明参将陈健率一千五百骑兵杀至。

  李定囯用兵向来狠辣,虽然只有一千五百骑兵,却用在了刀刃上。

  袁军新败,心胆俱裂,纷纷逃窜。逃得慢的,追兵赶至便是一刀。

  步兵如何逃得过骑兵,伏尸遍野。

  可怜“争天王”袁韬,在亲信拼死护卫下逃至峨眉县,清点兵马,仅余三千人。

  峨眉县有袁韬的谋士李乾德的五千人马驻守。

  李乾徳见了袁韬大惊:“大帅,您怎么来了?”

  袁韬长叹一口气:“别提了,龙游城丢了”

  如果说袁韬、武大定是狼,李乾德就是狈。此人是崇祯四年进士,足智多谋、阴险毒辣。当年,就是他向袁韬、武大定献策,暗算杨展,夺取了嘉定。

  听袁韬说完,李乾徳定了定神,“大帅,当务之急,是赶紧将各县的守军收回,再通知武将军领兵会合”。

  袁韬点头,急遣人召犍为、荣县、威远各处守军来峨眉会合。

  晚了。李定囯做贼多年,深知贼性。这些贼人,势弱则散,剿得晚了,必逃入深山,后患无穷。

  是以,一打下嘉定,就令靳统武、窦名望、王会各领兵八千,逼降犍为、荣县、威远的贼军。

  果然,这三县贼军见袁老大败走,明军追至,尽皆投降。三将裹挟着一万五千降兵,回峨眉向李定国复命。

  龚应祯有些担忧:“大帅,这些贼军都是积年老匪,迫于势而降,就怕以后降而复叛,后患无穷啊!”

  李定囯微笑:“龚兄勿忧,吾心中有数”。

  李定国以整编为名,授给各降将官职。或给总兵,或给副将,一时间皆大欢喜。晚上,李定国请新授各官吃饭,众皆不备,欣然前往。

  酒至半酣,伏兵四起,一口气杀了大小头目三百余人。又率军包围降军军营,裁汰老弱,得精兵六千余,打散编入各营。

  多了六千人马,李定国向兵部请示,扩编两个营头。这些年,朱亨嘉一直在搞军政分离。统兵的大将无权向地方征税,扩军须得经兵部同意,否则拿不到军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