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朝-第2/4页

加入书签
  吴遵周原先不过是金声恒的幕府书记,洪政也不过是个山野武夫,二人皆没有见过如此场面。被磅礴的气势、浩瀚的皇威,压得气都喘不过来。

  朱亨嘉端坐在金台上威严地开了金口。

  先问吴遵周:“吴卿,汝来西京,可有事向孤禀告?”

  这个就叫明知故问了。清军已进入南昌府,金声恒派他来干啥?肯定是求援的呗。

  吴遵周哭求道:“监国,伪清征南大将军谭泰部,已进入南昌府,求您速发援兵救援南昌!”

  兵马倒是有,可惜国库空虚,夏粮不收上来,孤打不起仗呀!

  当然,想是这么想,话可不能这么说,得给南昌的文武官员鼓气。

  朱享嘉昂然说道:“孤已命严遵诰攻打武昌,牵制武昌的清军;又命广昌侯李成栋发兵救援南昌。吴卿,汝即刻回南昌,告诉金声恒、王得仁,援兵马上就到,要他们一定替孤守住南昌城!”

  吴遵周欢天喜地地告退后,朱亨嘉想,历史上南昌城坚持了八个多月,足够等到夏粮收上来了。这个时空,可千万不要出现变化!

  “洪政,忠孝伯遣汝来见孤,有何事?”

  朱成功迟迟不肯归顺朱亨嘉,所以对他的使者,朱亨嘉语气有些严厉。

  这个朱成功啊!真是让孤不省心!

  凡事有利便有弊。

  李成栋反正归明,让朱亨嘉收复了广东全省之地,但也让招降朱成功的事黄了。

  清廷曾令郑芝龙旧部随李成栋进攻广州。李大帅对这些福建兵将很不好,既利用他们冲锋陷阵,又在给清廷的奏疏里把他们贬得一钱不值,甚至还派部将郝尚久密谋兼并他们。

  这些人返回福建,投奔朱成功后,说了不少李成栋的坏话。

  现在李大帅归顺朱亨嘉被封了侯,朱成功自然不愿意和李大帅同一个锅里吃饭。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朱成功是坚定的正统派,朱亨嘉不是太祖的直系子孙,自然无法获得他的拥戴。

  他也不愿意归顺鲁监囯,鲁监囯的地盘和他挨得太近,堂兄郑彩又野心勃勃,归顺了鲁监囯,怕被郑彩吞并了。

  起事没有旗帜不行,名不正则言不顺。

  朱成功想拥立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鐭监国。可朱亨嘉将唐王封藩在广西南宁,放在眼皮底下监视着,明里暗里,锦衣卫番子们日夜紧盯。想把唐王从广西接到福建,比登天还难。

  朱成功无法,只得将辽藩的后裔、宁靖王朱术桂,迎入安平城中,好吃好喝的贡着。

  得知朱成功迎朱术桂入安平城的消息,朱亨嘉叹了口气。

  作为穿越者,他是知道的,这位宁靖王可是个悲剧性人物。历史上,郑克塽降清后,他与五位姬妾自缢殉国。还留了首绝命诗:“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不复采薇蕨”。

  洪政禀道:“福建濒海地区发生灾荒,一斗米价格近千钱,约为平年的十倍。忠孝伯派吾来,向监国购粮。求监囯恩准”。

  朱亨嘉冷笑。

  自己虽然暂时没有力量管福建的事,但是福建的情况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每年花那么多银子给锦衣卫,可不是白花的。

  朱成功起兵后,养兵开销巨大,他的部下多是水师,吞金巨兽。

  他缺银子。郑家的海外贸易,虽有巨额利润,依然不够。不得不在所占地区征收高额的田赋和劳役。这固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极易失去民心。没办法,势力刚起,只能饮鸩止渴。

  不光缺银子,还缺粮。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粮食产量不高,需要从其他地方购粮,填补不足。

  可是清靖南将军陈泰已经进入了福建,对义军进行粮食封锁。从江浙、福州一带购粮越来越难。

  今年,他更困难,本来所占地区粮食产量就不高,还遭了灾。粮价涨到了往年的十倍。

  没法子,只能向自己买粮了。

  自己控制着湖南、广东、安南四府等粮食产区,甚至安南国、暹罗、占城囯等产粮囯,都在自己的势力影响之下。粮食倒是不缺。

  这个朱成功,这么困难了,还是不肯归顺孤,真是冥顽不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