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阳谋阴谋

加入书签


  曹嵩和四位族老听了曹恪的分析,倒是十分镇定。

  他们几个老头子,都曾在宦海中沉浮多年,有的做过郡守,有的甚至还做过三公之一的太尉,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倒是几个管事的十分慌张,嘴里不住地问道:“是啊,怎么办才好?”

  曹恪摆摆手,道:“诸位不要慌,陶恭祖到现在为止还没派人上门来找我们的麻烦,说明他目前并不知道我们住在这里。为了不引起陶家耳目的注意,我们此次去兖州,必须谨慎行事。”

  曹嵩问道:“棘奴,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兖州?”

  曹恪道:“我们的族人和家丁人数少不说,战力还严重不足。孙儿以为,大父应该重新修书一封,交我兄长,让他送给大伯。”

  “您在信中可让大伯派精兵五百假扮客商,分成数队潜入阳都,来和我们会合,护送我们去兖州。

  “为了不引起徐州当地官府的注意,我们去兖州的路上不要打着曹家的名号,仍然扮作客商,对外宣称是去荆州贩卖布匹、粮食的。”

  “此外,大父可让大伯亲领数千精骑前往泰山接应。”

  屋内众人听曹恪侃侃而谈,都有些惊讶。

  不过大病一场,以前那个沉默寡言,笨嘴拙舌的孩子,居然变得如此能说会道,聪明伶俐。

  该不会是撞客了吧?

  曹恪不知道众人在想些什么,问曹嵩:“大父以为如何?”

  曹嵩寻思片刻,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

  根据杂史记载,曹嵩被杀前,听到有军马来,误以为对方是前来接应的曹军,因此没有防备。

  老爹曹德甚至主动开门迎接,导致他自己成了第一个受害者。

  曹恪可不想犯这种错误,道:“此外,我们还要和大伯约定暗号,避免有人钻空子,对我们不利。”

  曹嵩赞道:“还是孙儿想得周到。”

  曹恪谦虚一笑,回到席上坐定。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出行的细节问题,半个时辰后才散去。

  曹嵩回到书房,按照曹恪先前给自己提的建议重新写了一封信,让曹惠带去兖州,交给曹操。

  端午前后,曹营名将夏侯渊帐下五百精兵假扮客商,分成三队,陆续来到琅琊。

  夏至这天,曹恪跟随曹嵩等人正式踏上前往兖州之路。

  曹家人的动向,已然引起了陶营暗探的注意。

  不久,一份密报被人送到了陶谦的案头。

  陶谦得到消息,命令驻守在阴平县的都尉张闿率本部三千精骑北上,拦截曹嵩一行。

  一场针对曹家人的阴谋,悄然展开。

  东海郡,阴平县城内,张闿住宅花厅。

  两个男子坐在席上,四目相对。

  二人之间,隔着一张案桌。

  案上摆放有时鲜水果、两杯米酒以及一个红色大木匣。

  这两人中,坐在主位的青年壮汉正是张闿。

  另一个皮肤白净的中年汉子姓韩名胤,字文嗣,是袁术帐下谋士,不久前奉命出使徐州。

  他不知道从什么途径了解到曹操家人在徐州避乱的情报,还听说陶谦计划调军马拦截曹嵩一行。

  为了巩固袁、陶两家的关系,断绝徐州方面的退路,他曾面见陶谦,希望他能令部下将曹家族人斩尽杀绝,作为和其主结盟的投名状。

  陶谦婉拒了韩胤的提议,暗中吩咐张闿一定要将曹操的亲属活着带到郯城,作为人质。

  韩胤无奈,只好借回扬州之机,携重金转道阴平,来见张闿。

  宾主叙礼罢,韩胤明知故问:“我回扬州的路上,听说曹阿瞒的家眷住在琅琊,此事都尉知道么?”

  张闿道:“乡间的确有此传言。”

  韩胤道:“我听人说,曹阿瞒之父曹巨高打算搬家去兖州投奔其子。此次出行,光装金银辎重的车子就有一百八十多辆。”

  张闿是个贪财的人,听了这话,眼前一亮。

  须臾,目光暗淡下来。

  韩胤见状,微微一笑,道:“张都尉就没想过带兵马前去杀了曹阿瞒的家眷向陶使君邀功,同时将那些财宝据为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