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杨嗣昌至少还提出过“安内方可攘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方略,此举在两年内颇见成效。各路农民军几乎全部偃旗息鼓,败的败,死的死,降的降。大明境内难得消停了一阵子。
当然,这并不是苛责卢大人。强求文人变成军事家、战略家,那是吹毛求疵。
公允的说,在其位,谋其政,卢象升做了他身为大明臣子该做的事。
问题在于,李自成那帮农民军是罪人吗?
他们只是被天灾人祸逼得走投无路,不反抗就会死的一些底层贫民而已。杀他们,值得歌颂吗?
卢象升是一位独具风骨,忠君爱国,能力有限,但是永不放弃的封建官僚典范。
说他独具风骨,面对阉党权势熏天,他断然拒绝拜谒魏忠贤祠堂;
说他忠君爱国,“己巳之变”面对国难,他自行募兵万人进京勤王;
说他有一定能力,明末一堆烂摊子,他却能收拾豪强,赈济百姓,屯垦开荒,恢复生产,整合力量组建天雄军,剿杀流贼,努力扶持大萌的残破局面;
说他能力有限,虽然努力了,但是仍旧没什么实际效用。明末大局丝毫未有改观。
卢象升本质上毕竟只是一介文人。就像袁应泰、袁崇焕、茅元仪、孙传庭、孙承宗等等等等,甚至可以包括史可法、徐光启、瞿式耜等等等等很多人,他们都是文人。
明末文人好说大话,放空炮,拉帮结派,这是通病。
他们不是军事家,去统领军队打仗,其实不大合适。
洪承畴同样是文人出身。抛开立场,他的能力确实非常强,文韬武略齐备。可以说远超袁崇焕、卢象升等人。
崇祯十三年开始的松锦之战是明、清在辽西战场的最后大决战,可以说是皇太极一生军事生涯中最精彩之作。
从整个松锦战役过程来看,其实洪承畴有机会剿杀皇太极。可惜了。
有能力有机遇又想做出成就,这样的人是天选之子;
没能力有机遇又想做出成就,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能力没机遇又想做出成就,这样的人是一个悲剧……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当然,这并不是苛责卢大人。强求文人变成军事家、战略家,那是吹毛求疵。
公允的说,在其位,谋其政,卢象升做了他身为大明臣子该做的事。
问题在于,李自成那帮农民军是罪人吗?
他们只是被天灾人祸逼得走投无路,不反抗就会死的一些底层贫民而已。杀他们,值得歌颂吗?
卢象升是一位独具风骨,忠君爱国,能力有限,但是永不放弃的封建官僚典范。
说他独具风骨,面对阉党权势熏天,他断然拒绝拜谒魏忠贤祠堂;
说他忠君爱国,“己巳之变”面对国难,他自行募兵万人进京勤王;
说他有一定能力,明末一堆烂摊子,他却能收拾豪强,赈济百姓,屯垦开荒,恢复生产,整合力量组建天雄军,剿杀流贼,努力扶持大萌的残破局面;
说他能力有限,虽然努力了,但是仍旧没什么实际效用。明末大局丝毫未有改观。
卢象升本质上毕竟只是一介文人。就像袁应泰、袁崇焕、茅元仪、孙传庭、孙承宗等等等等,甚至可以包括史可法、徐光启、瞿式耜等等等等很多人,他们都是文人。
明末文人好说大话,放空炮,拉帮结派,这是通病。
他们不是军事家,去统领军队打仗,其实不大合适。
洪承畴同样是文人出身。抛开立场,他的能力确实非常强,文韬武略齐备。可以说远超袁崇焕、卢象升等人。
崇祯十三年开始的松锦之战是明、清在辽西战场的最后大决战,可以说是皇太极一生军事生涯中最精彩之作。
从整个松锦战役过程来看,其实洪承畴有机会剿杀皇太极。可惜了。
有能力有机遇又想做出成就,这样的人是天选之子;
没能力有机遇又想做出成就,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能力没机遇又想做出成就,这样的人是一个悲剧……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