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江山笑烟雨遥

加入书签


  十一月初六日,乌云遮天。

  天蒙蒙亮时,大顺军和天雄军各自阵营里陆续响起号角声。

  双方人马前后脚的“醒来了”。

  李自成端坐在比干庙里,正琢磨要不要从卫河上游渡河时,接到了敌情通报。

  对面的卢象升拔营,向后退却。

  “他想干什么?”李自成看着地图陷入深思。

  另一边,卢象升摸着胡须对亲兵说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和寻求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

  卢象升知道自己兵力有限,不可能看住整条卫河。与其等短毛贼绕路过河偷袭,不如先让一条路出来,请君入瓮。

  亲兵杨国栋听不大懂老爷拽的什么词,抱拳道:“老爷深谙兵法,此战定能斩杀短毛贼!”

  “兵凶战危,不可大意。走吧!”

  卢象升看了一眼对岸,勒转马头,骑着新购宝马菊花青缓缓离开。

  天雄军退了八里地,绕到了府城西门外,严阵以待。

  ……

  卢象升在此,这一回潞王朱常淓有恃无恐,在望京楼上弹着琴,悠然自得。

  明代琴学较为繁盛,其中佼佼者潞、益、衡、宁四王皆为皇室一脉,均有过大规模的造琴之举。

  宁王朱权编辑的,可以称为古琴圈价值最高的一部乐谱集了。

  朱权也投身古琴制琴工艺的改良。他制作的“飞瀑连珠”琴,是有史记载被称为“明代第一琴”的至宝。

  后世,米国向太空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选有古琴曲,演奏用琴便是那柄老古董“飞瀑连珠琴”。

  潞王朱常淓更是造琴三千张,不仅数量多,用料高级,还随琴附有编号,用上了皇家御制的“乐器身份证”。

  他制的古琴在现时的民间就是一琴难求的特级“限定款”。

  朱常淓弹罢一曲,感慨道:“知音者希,能尽雅琴,唯至人。好曲子。”

  门客尹尔韬放下萧,也跟着赞了一句,又说道:“近来五线曲谱大盛,江南江北多有所见,想来必是出于一人之手。”

  徐上瀛还沉浸在刚才的合奏中,喃喃自语,“……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朱常淓抬头望着远处短毛队伍,“谁负谁胜出天知晓!红尘纷纷扰扰,或浮嚣,或寂寥,快意江湖还是归隐遁世,由不得人啊!”

  做为藩王,小朱除了吃喝玩乐还敢做什么?

  尹尔韬说道:“青山兄武举出身,文武双全,胆略过人,眼下真应是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好机会。”

  徐上瀛叹口气,一脸落寞,“哪还有什么抱负,弹弹琴编编曲子,了此残生吧!”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直到临近明亡那一年,徐上瀛才得到举荐,正要赶赴京城,崇祯上吊了。后隐居苏州穹窿山,以虞山琴派代表人物的身份终老。

  尹尔韬的运途稍好些,他后来被文徵明曾孙、东阁大学士文震孟之弟、武英殿给事文震亨举荐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写了五首歌词,有数百人应诏作曲,都未能中选。尹尔韬受命谱曲,崇祯按谱抚弦,一一称旨。

  尹尔韬后来被任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受命整理内府所藏历代古谱。崇祯皇帝后来又写了、等宣扬道家思想的歌词五首,再命尹尔韬谱为琴歌。谱成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送上去,农民起义大军入京,崇祯皇帝自尽。

  尹尔韬亡命在外,辗转到了苏州,隐居不出,康熙十四年卒。

  ……

  比干庙。

  李自成召集众将商议事情。

  “大家都说说,这一仗该怎么打?”

  哈台吉抢先说道:“确实有些麻烦。现在对方背靠府城,能得到火炮相助,咱们要是硬打,不划算。人家肯定也不会冒然跑出来送人头,原地跟他耗着也不行。依我看,咱还是别搭理他了。有本事他就定在卫辉别动弹。”

  辛思忠说道:“若是有必要,其实跟他対耗也无妨。土豪家的粮仓满满当当,随便去转一圈就不愁吃喝。卢象升大概不敢轻举妄动;附近也就剩下个祝万龄,他那点步兵翻不起水花,要是敢出来,随意揉圆搓扁。只要剿灭卢象升,咱就彻底没顾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