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上官雁过拔毛——这简直是一定的,那小兵们也能剩下不少。
对比一下,明廷给吴桥兵变中在登州阵亡的13名葡萄呀枪炮教官的抚恤金是每人10两银子。
至于明军小兵,饭都没得吃,军饷都拿不到,还想要阵亡抚恤?真是想多了。
就算有阵亡抚恤,只能看到万历年的标准,千总8两,军丁3两。
天差地别。
鞑子能入关逐鹿天下全靠皇太极打的基础好,多尔衮就是个弟弟。
唉,又扯多了。
总之人家皇太极不差钱,未必会发神经去开发漠河。
如果真被拒绝了,那么为了让沈一石和王重新得到鞑酋支持,再奉上玉米等新作物种子。
这些救荒玩意儿在华北推广之后,迟早被建奴知晓,大统领资敌不过是抢先拿点好处罢了。
再者,人家真不一定看得上玉米土豆。东北有的是沃土,只是缺劳力耕种。愁人!
当年明太祖朱八八派大军进入辽东,仅三年后辽河平原就自给自足了。
东北绝对是一块宝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可惜大明没有好好经营。
直到明中后期,那边还是以黄米为主粮,只这一点都能看出生产发展极端落后。小麦、高粱、小米、大米的啥不能种啊,卫所军户一家来一百亩地,只粗放的种一季也足够吃了。
别提小冰河了,不耽误种一季粮。
稳固经营五十年,东北富裕的粮食足够供应五座京师所需,哪还用大费周章的南方漕运。
也别再扯淡说东北没暖气所以人待不住,总比在陕北既挨冻又啃树皮强。
其实到了满清的乾隆朝,京城在事实上就不缺粮了。那还是在封禁东北,只靠畿辅产粮区以及开垦了些口外蒙古草地的情况。
即便要供应五六十万八旗人丁消耗,乾隆时京师附近的仓储粮依然多到发霉了,最后只好贱价处理给老农当肥料。然而钱粮还是太多了,乾隆又推行了几次全国性的免税措施,折合约3亿两银子。
再往前的康熙年间,京仓陈米已经多达四百余万石;雍正年间,东北高粱、小米价格是京师的一半。
这么一对比,越发显得大明朝拉稀。
等到清末东北开禁后,那边很快就大量的往南方输出豆饼。
当前的整个东北大地好好经营一下,每年产出供应八百万人吃饱喝足富富有余。
毕竟后世仅一个黑龙江垦区每年就可以保证1.2亿人口的一年粮食供应!
所以,东北那嘎达李自成一定要开发。
至于西伯利亚,在农业时代就是块没有丝毫价值的废地。拿来养狗熊吗?
但是大统领仍然不会放弃西伯利亚。
他还要在乌拉尔山以西驻军,还要扶持刘宗敏去老毛子家里当沙王——前提是那后生别死在半路,也别功高震主做傻事……
李自成为什么要造反当皇帝,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为所欲为?南极都要去驻军!
瞎折腾才是人生真谛,不折腾不舒服斯基。否则活一百岁干嘛,只为吃喝玩乐早就腻歪死了。
说将来正体施行公和制?
也不用辩论这个时代条件够不够,你敢共盒,力史虚无住义的铁拳马上砸下来。
所以快拉倒吧。何况朕还没过足瘾呢,就别在自己身上绑铁链子了,太束缚手脚。
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有位大佬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妻子儿女的痛哭声。
做为一个在文明社会熏陶过的人,那样干岂不是开倒车?
有个鸡儿的文明,都是相对的,人类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从没改变。
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
用武力和暴力来充当检验标准,虽然惨无人道,可这是无数先人后人跪着悟出来的。实践出真知。
何况,李自成只是来这里玩游戏,他不做圣人。
大统领快死之前倒是可以再折腾一下,弄个君主立现。至于能不能行得通,他死后管它洪水滔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对比一下,明廷给吴桥兵变中在登州阵亡的13名葡萄呀枪炮教官的抚恤金是每人10两银子。
至于明军小兵,饭都没得吃,军饷都拿不到,还想要阵亡抚恤?真是想多了。
就算有阵亡抚恤,只能看到万历年的标准,千总8两,军丁3两。
天差地别。
鞑子能入关逐鹿天下全靠皇太极打的基础好,多尔衮就是个弟弟。
唉,又扯多了。
总之人家皇太极不差钱,未必会发神经去开发漠河。
如果真被拒绝了,那么为了让沈一石和王重新得到鞑酋支持,再奉上玉米等新作物种子。
这些救荒玩意儿在华北推广之后,迟早被建奴知晓,大统领资敌不过是抢先拿点好处罢了。
再者,人家真不一定看得上玉米土豆。东北有的是沃土,只是缺劳力耕种。愁人!
当年明太祖朱八八派大军进入辽东,仅三年后辽河平原就自给自足了。
东北绝对是一块宝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可惜大明没有好好经营。
直到明中后期,那边还是以黄米为主粮,只这一点都能看出生产发展极端落后。小麦、高粱、小米、大米的啥不能种啊,卫所军户一家来一百亩地,只粗放的种一季也足够吃了。
别提小冰河了,不耽误种一季粮。
稳固经营五十年,东北富裕的粮食足够供应五座京师所需,哪还用大费周章的南方漕运。
也别再扯淡说东北没暖气所以人待不住,总比在陕北既挨冻又啃树皮强。
其实到了满清的乾隆朝,京城在事实上就不缺粮了。那还是在封禁东北,只靠畿辅产粮区以及开垦了些口外蒙古草地的情况。
即便要供应五六十万八旗人丁消耗,乾隆时京师附近的仓储粮依然多到发霉了,最后只好贱价处理给老农当肥料。然而钱粮还是太多了,乾隆又推行了几次全国性的免税措施,折合约3亿两银子。
再往前的康熙年间,京仓陈米已经多达四百余万石;雍正年间,东北高粱、小米价格是京师的一半。
这么一对比,越发显得大明朝拉稀。
等到清末东北开禁后,那边很快就大量的往南方输出豆饼。
当前的整个东北大地好好经营一下,每年产出供应八百万人吃饱喝足富富有余。
毕竟后世仅一个黑龙江垦区每年就可以保证1.2亿人口的一年粮食供应!
所以,东北那嘎达李自成一定要开发。
至于西伯利亚,在农业时代就是块没有丝毫价值的废地。拿来养狗熊吗?
但是大统领仍然不会放弃西伯利亚。
他还要在乌拉尔山以西驻军,还要扶持刘宗敏去老毛子家里当沙王——前提是那后生别死在半路,也别功高震主做傻事……
李自成为什么要造反当皇帝,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为所欲为?南极都要去驻军!
瞎折腾才是人生真谛,不折腾不舒服斯基。否则活一百岁干嘛,只为吃喝玩乐早就腻歪死了。
说将来正体施行公和制?
也不用辩论这个时代条件够不够,你敢共盒,力史虚无住义的铁拳马上砸下来。
所以快拉倒吧。何况朕还没过足瘾呢,就别在自己身上绑铁链子了,太束缚手脚。
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有位大佬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妻子儿女的痛哭声。
做为一个在文明社会熏陶过的人,那样干岂不是开倒车?
有个鸡儿的文明,都是相对的,人类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从没改变。
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
用武力和暴力来充当检验标准,虽然惨无人道,可这是无数先人后人跪着悟出来的。实践出真知。
何况,李自成只是来这里玩游戏,他不做圣人。
大统领快死之前倒是可以再折腾一下,弄个君主立现。至于能不能行得通,他死后管它洪水滔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