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也是我认为天子此举难有作为的原因所在。”
陈纪接着道:
“其实在我看来,天子殿试反而对我等家族子弟有利。
乡野间的确不乏才智之辈,可其一缺经书典籍,二缺传承教导,又能有多少学识。
只要天子不徇私舞弊,最终比拼的还是家族底蕴。”
“元方贤弟所言甚是。”荀爽颔首道,“我等怕的反而是天子如去年那般,不经考核而任用私人,不过那样的天子也不值得我等评议了。”
“正是如此。”众人赞同。
荀爽又道:“所以,天子与朝局如何,我等静观其变即可。
我召集各位贤兄弟及几位贤侄过来,其实就两个目的。
一是给小子们一个联络感情的机会,二是想当面见见几个小子,说几句话。”
一众年轻人本来在下首静听长辈谈话,这时听到荀爽的话,全都轰然站了起来,齐声答道:
“我等恭听教诲!”
荀爽双手虚按,笑道:“你等不必如此拘谨,坐下听我说。”
“唯!”小辈们又纷纷落座,正襟肃容,都是一幅幅恭听训示的模样。
荀爽也不作态,道:
“当今天下情势晦暗不明,天子心思手段难测,对我等士人而言,是最坏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时候,尔等小子须用心历练,多多参悟经世之道、处事之法。
尤其几个将要出仕的小子,当谨记,朝堂最是凶险,须多看、少参与,尤其不要轻易下注。
当然,有我等家族为后盾,需要下注之时,亦要果决而为。
这其中之拿捏,就看尔等各自的悟性与造化了。”
见小辈们个个若有所思,荀爽甚是满意,他呷了一口茶,然后接着道:
“今日我教尔等五个字,尔等须仔细记下,不论现在是否明白,只要日后处事前想一想,终究会有所益处。
此五字分别是:身、家、名、时、势。
先说前两个字。
《大学》中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句尔等应当都读过,也当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我认为在四者之中,前两者最为紧要。
修身不仅指治学、修行,更包括存身之道,只有能保全自身者,才可去谈其他;
齐家自然是指要心怀家族,团结族人,时时顾念家族利益与名声,如此家族兴旺,才能反哺族人。
如果说修身为立身之本,那么齐家即为成事之基。
“而身与家的关键所在又在何处呢?这就是第三个字——名。
名者,一为名望,二为名分。
名望何来?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何为名分?
《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尔等不可不慎而审之。
再说最后两个字,可以一句话概括——
凡天下事,在时与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则无往而不利。
“这五个字相互关联,身、家为根本,名乃身家存续之道,时、势为处事治政之法。
尔等记住了么?”
“记住了!”小辈们齐声答道。
“记住就好。”荀爽欣然笑了笑。
“哈哈,慈明公智慧高绝,别说这些小子,就是在我听来,也有醍醐灌顶之感。”陈纪钦佩道。
“元方贤弟见笑了。”荀爽摆了摆手,“我也是希望后辈们能少走弯路,早日成才,不负你我家族苦心栽培之功。”
“有慈明公提点,我相信这些小子将来必有大作为。”钟瑜附和道。
“是啊,难怪荀氏人丁兴盛,才士辈出,此全赖家长教育之功,真不愧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融也跟着赞道。
青出于蓝的典故出自荀子劝学篇,而颍川荀氏一向自诩为荀子后人,韩融这马屁真真拍得妙,引得荀爽与荀绲开怀而笑。
几人又说了些闲话,就将小辈们都遣了出去。
然后荀绲说了个消息:“我听说郑北海将要出山入朝。”
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在青州广有人脉,像郑玄这种名士大儒的动静自然能第一时间获知。
“噢?”陈纪有些惊讶,“先前听闻卢子干在天子面前举荐郑康成,原以为只为试探,不想还真成了?郑康成一向不应征辟,此次为何竟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陈纪接着道:
“其实在我看来,天子殿试反而对我等家族子弟有利。
乡野间的确不乏才智之辈,可其一缺经书典籍,二缺传承教导,又能有多少学识。
只要天子不徇私舞弊,最终比拼的还是家族底蕴。”
“元方贤弟所言甚是。”荀爽颔首道,“我等怕的反而是天子如去年那般,不经考核而任用私人,不过那样的天子也不值得我等评议了。”
“正是如此。”众人赞同。
荀爽又道:“所以,天子与朝局如何,我等静观其变即可。
我召集各位贤兄弟及几位贤侄过来,其实就两个目的。
一是给小子们一个联络感情的机会,二是想当面见见几个小子,说几句话。”
一众年轻人本来在下首静听长辈谈话,这时听到荀爽的话,全都轰然站了起来,齐声答道:
“我等恭听教诲!”
荀爽双手虚按,笑道:“你等不必如此拘谨,坐下听我说。”
“唯!”小辈们又纷纷落座,正襟肃容,都是一幅幅恭听训示的模样。
荀爽也不作态,道:
“当今天下情势晦暗不明,天子心思手段难测,对我等士人而言,是最坏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时候,尔等小子须用心历练,多多参悟经世之道、处事之法。
尤其几个将要出仕的小子,当谨记,朝堂最是凶险,须多看、少参与,尤其不要轻易下注。
当然,有我等家族为后盾,需要下注之时,亦要果决而为。
这其中之拿捏,就看尔等各自的悟性与造化了。”
见小辈们个个若有所思,荀爽甚是满意,他呷了一口茶,然后接着道:
“今日我教尔等五个字,尔等须仔细记下,不论现在是否明白,只要日后处事前想一想,终究会有所益处。
此五字分别是:身、家、名、时、势。
先说前两个字。
《大学》中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句尔等应当都读过,也当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我认为在四者之中,前两者最为紧要。
修身不仅指治学、修行,更包括存身之道,只有能保全自身者,才可去谈其他;
齐家自然是指要心怀家族,团结族人,时时顾念家族利益与名声,如此家族兴旺,才能反哺族人。
如果说修身为立身之本,那么齐家即为成事之基。
“而身与家的关键所在又在何处呢?这就是第三个字——名。
名者,一为名望,二为名分。
名望何来?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何为名分?
《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尔等不可不慎而审之。
再说最后两个字,可以一句话概括——
凡天下事,在时与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则无往而不利。
“这五个字相互关联,身、家为根本,名乃身家存续之道,时、势为处事治政之法。
尔等记住了么?”
“记住了!”小辈们齐声答道。
“记住就好。”荀爽欣然笑了笑。
“哈哈,慈明公智慧高绝,别说这些小子,就是在我听来,也有醍醐灌顶之感。”陈纪钦佩道。
“元方贤弟见笑了。”荀爽摆了摆手,“我也是希望后辈们能少走弯路,早日成才,不负你我家族苦心栽培之功。”
“有慈明公提点,我相信这些小子将来必有大作为。”钟瑜附和道。
“是啊,难怪荀氏人丁兴盛,才士辈出,此全赖家长教育之功,真不愧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融也跟着赞道。
青出于蓝的典故出自荀子劝学篇,而颍川荀氏一向自诩为荀子后人,韩融这马屁真真拍得妙,引得荀爽与荀绲开怀而笑。
几人又说了些闲话,就将小辈们都遣了出去。
然后荀绲说了个消息:“我听说郑北海将要出山入朝。”
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在青州广有人脉,像郑玄这种名士大儒的动静自然能第一时间获知。
“噢?”陈纪有些惊讶,“先前听闻卢子干在天子面前举荐郑康成,原以为只为试探,不想还真成了?郑康成一向不应征辟,此次为何竟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