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颍川四姓-第2/4页

加入书签
  荀家参与接待的除了荀爽及其次子荀棐,族孙荀攸外,还有荀二龙荀绲与其次子荀谌、三子荀彧。

  不得不说,荀家人丁兴旺,远超过其他三家,如果不是陈寔还健在的话,荀家名望极有可能超脱颍川四姓范畴,而更上一层楼。

  众人见礼之后,荀绲、荀爽引韩融、钟瑜、陈纪进入早已备好的酒筵,小辈们也随着敬陪末座。

  一番闲谈之后,话题很快引到了天子求贤诏上面。

  “列位世兄如何看待天子求贤诏一事?”韩融问。

  “天子文采不错。”陈纪率先答道。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哄然大笑。

  年龄最小的陈群不明所以,于是悄悄问身边的荀彧:“大兄,我父所说并无异处,诸位叔伯为何发笑?”

  荀彧今年才十六岁,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不过他不想在这个叫自己“大哥”的小子面前失了面子,脑瓜飞速转动一番之后,解释道:

  “天子文采虽然不错,可对列位叔伯来说,也不过尔尔,徒为笑谈而已。”

  “这样啊。”陈群恍然大悟,心说也是,天子的文采再好,又怎入得了在座叔伯们的眼,他们可都是享誉天下的名士鸿儒。

  荀彧很享受陈群投来的钦佩目光。

  待陈群的注意力转向别处时,荀彧转头悄然问另一侧的荀攸:“方才陈叔所言是何意思?”

  荀攸看着这个年龄比自己小的叔叔,收敛笑容,轻声答道:

  “陈先生的意思是求贤诏也就文采有点看头,实际难以起到什么作用。”

  “噢。”荀彧略显尴尬地瞅了眼陈群,见他没有注意到这边,轻吁了一口气,正襟危坐,若无其事地看向上首的大人们。

  这时的荀彧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身边这个叫他大哥,比他小四岁的小子,未来会成为他的女婿,现在这点小场面,怎么也尬不过“大兄变岳父”吧!

  且说众人笑过之后,陈纪这才正色道:

  “话说这天子自今年病愈之后,举动每每出乎意料之外,好似变得明智起来,实在怪异之极。”

  “大概是一场重病让天子变通透了吧,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有大彻悟。”钟瑜接口道。

  “不。”荀爽摇头道:

  “依我看,天子是否彻悟暂且难说,聪慧倒是一向不缺,只是这聪慧对大汉社稷是利是弊更难说了。

  以往天子禁锢我等士人,重用宦党,征召文艺小人,昏招频出;

  现在下诏求贤,还欲亲自殿试,看似贤明之举,实质与过去并无二致,无非想要建立完全听命于天子的帝党。”

  “慈明公一言,令融茅塞顿开。”

  韩融抚手道,“天子在求贤诏中说‘唯才是举’‘毛遂自荐’,绕开了察举制,让寒门及平民士子有了面见天子的机会;

  再以殿试选才,如此一来,用人全操于天子之手,还真如慈明公所说一般,与过去任用私党一脉相承,只是现在这一手更高明吶。”

  “当今天子雄心远志,这是想学先汉孝武皇帝啊!”荀爽补充道,其语气冷淡,看似赞许之言,听来却毫无欣赏之意。

  这也不难理解,士人们向来尊崇圣人王道礼制,提倡君君臣臣、各行其是,由此对汉武帝观感复杂。

  一方面赞颂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圣举,另一方面又抨击其大权独揽、独断专行、无视臣权的霸道作风。

  在如今的儒生们心底,汉武帝的“武”字大概没有多少赫赫武功之意,只剩下穷兵黩武了。

  荀爽更是持这种观点的主力派,当今天子有学汉武帝做独夫的苗头,他能有好感才怪。

  在座诸人显然也了解这一点,都明智地没有接口。

  只有韩融叹息道:“天子此举明显有排斥名门望族之意,几个小子入朝应试恐难有作为吶!”

  “哈哈,元长兄多虑了。”荀爽抚了抚下颌短髯,浅笑道,“据我所知,天子殿试以出题策问为主,元长兄不会以为那些个乡野村夫真有比得过这几个小子的吧?”

  “噢,我倒是没想到这一点。的确,这几个小子虽然年轻,才学见识却皆属上等,若公平比试,难有落榜之理。”韩融边说边赞许地看了看几个小辈。

  “不错,这也是我认为天子此举难有作为的原因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