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殿试名单-第2/4页

加入书签
  “那倒也不必,既然卿等推举这些人,想必也经过深思熟虑,朕就不做恶人了。

  方才与你说那么多,也是表达朕的一些看法,希望卿等能明白朕的用人之道,免得你我君臣日后出现误会与偏差。”

  果然,听到刘宏这么说,蔡邕顿时昂扬起来,“感谢陛下对臣等的信任。”

  “嗯,就去掉袁绍袁本初一个好了。”

  刘宏忽然又说了一句让蔡邕错愕不已的话。

  看着蔡邕迷惑不解的样子,刘宏幽幽道:

  “听说袁绍在家为父母守孝,已经三四年了吧?”

  “正是。”

  蔡邕答道,“袁本初真乃至孝贤德之人,他先前为母守孝三年,自去年开始又为亡故多年的父亲补孝。

  此举得到士林及乡野一致赞赏,臣等举荐袁本初也是因为其恪守孝道之德行。”

  “是么?”刘宏嗤笑一声,“其父亡故至少有二十余年吧?这守孝之举来得何其迟也?”

  “袁本初守孝之父乃其宗法之父,并非生父,其生父实为周阳公。”蔡邕解释了一句。(袁逢字周阳)

  “朕当然知道,若袁绍真讲孝道,他继嗣那天开始就补服父丧才是正理。好了,这些暂且不论。”

  见蔡邕还要辩解,刘宏抬手止住,直接开始上大锤。

  “天下为父母守孝之人何止千万,偏偏就袁绍一人因此闹得举世皆知,名满天下,连朕闻其名都如雷贯耳,是为何故?

  袁氏宗祠应该在汝南吧?

  他却偏偏来京都雒阳守孝,是为何故?

  朕听说袁绍守孝期间,家中宾客络绎不绝,天下士子争相前往探访,其好大的派头。

  朕还听说袁绍与党人何颙、张邈、许攸来往甚多,尤其何颙,二人时常聚首密谈。

  若朕所记不错,何颙乃党人谋主之一,曾为党魁窦武出谋划策,袁绍此举又为何故?”

  蔡邕呆滞地看着刘宏不断敲打着御案的手指,呐呐不能言。

  “在朕看来,袁绍守孝不过是纳名养望的手段而已,只不过天下士人偏偏愿意捧场。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党人不就一向惯用这种手段么?

  反正都是看破不说破,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成就而已。

  说起来,也是因为养望这条路对某些人来说实属无上捷径,前有王莽,后有窦武,再来一个袁绍也不算多。

  守孝三年又三年,看似误了仕途,实际却能攫取别人三十年都得不到的名望,何其划算之举!

  若朕所料不差,此次即使将袁绍纳入殿试名单,他也会以守孝为由拒绝参加,到时朕倒是成了他养望之路上一块结实的踏脚石。”

  蔡邕心底泛起阵阵寒意,背脊冷汗涔涔,只敢将目光放在自己脚尖处。

  刘宏嘴角微翘,安抚道:

  “卿不必担忧,虽然卿等举荐袁绍,也不过是被其虚伪盗名之作为蒙蔽而已,朕不会在意。不过以后可得擦亮眼睛,考察人才需要更深入分析才行。”

  “谨遵陛下教诲。”蔡邕脑中一片空白,只是循着本能茫然答道。

  刘宏见他不在状态,心知这番话对蔡邕这样迂直的士大夫着实冲击不小,于是暂时歇了口,等待蔡邕自行回过神来。

  等了约莫一盏茶时间,蔡邕才恍然惊觉。

  他抬头看向刘宏,见刘宏似在沉思什么,这才轻轻拭去额前的细汗,礼道:“臣失态了,请陛下恕罪。”

  “噢,何罪之有?”刘宏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浑不在意。

  稍许,又接着道:

  “此次将袁绍姓名从名单中摘除,料想袁家那二位会打听缘由。

  卿不妨与二位袁公直说,朕不喜自作聪明、好名养望、居心叵测之辈。

  袁绍尽孝,朕甚是赞赏,只是孝之道,贵以诚,望其莫要糊弄了其祖宗之灵。”

  “遵旨!”

  蔡邕早知面前的年轻天子极有主见,由此对于天子的话,只要不违背他心中道义,他一般都会听着,而不多言。

  刘宏点点头,转而换了个话题。

  “此次让卿等拟定名单,筹备殿试,必然风声不小,朝廷内外有何反响?”

  蔡邕斟酌片刻,答道:“朝中大臣除了有部分向臣等推荐人选之外,基本以观望为多。倒是太学那边不知怎么闻得风声,不少太学生向博士建言,要求殿试能对其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